-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一的化学知识点总结
1.与水反响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愿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2.既能与酸反响又能与碱反响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步与HF/NaOH反响,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愿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诸多是单质
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6.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均为10-100nm
7.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明矾、Al2S3、Mg3N2、CaC2等肯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响
8.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
9.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数目不愿定越多。
10.单质如Cu、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四周距离近来且相等的氯离子有6个
12.失电子多的金属元素,不愿定比失电子少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如Na和Al。
13.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不小于1克的——可溶;不不小于1克的——微溶;不不小于0.01克的——难溶。
14.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5.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
16.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NH3、HF、CH3CH2OH。
17.(雨水)的PH值不不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18.取代反响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响等
19.胶体的聚沉(措施):(1)参与电解质;(2)参与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20.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21.氨水的密度不不小于1,硫酸的密度不小于1,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初一化学学问点2
1、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O2使品红褪色是由于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由于复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由于溶于不生成酸。
2、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均有漂白性,但将两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参与稀盐酸,消失浑浊的物质:
第一种也许为与Cl-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O3
另一方面种也许为与H+反响生成难溶物。包括:
①可溶性硅酸盐(SiO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
③S2O32-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④某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参与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分散,当然,若持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
⑤AlO2-离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当然,若持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
①浓硫酸与Cu反响——强氧化性、酸性②试验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脱水性
③试验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剂、吸水剂④酯化反响——催化剂、吸水剂
⑤蔗糖中倒入浓硫酸——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
⑥胆矾中加浓硫酸——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响的有机物不愿定是醛.也许是:
①醛;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麦芽糖(均在碱性环境下进展)
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响的物质
①显两性的物质:Al、Al2O3、Al(OH)3
②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NH4)2S等。
③弱酸的酸式盐:NaHS、NaHCO3、NaHSO3等。
④氨基酸。
⑤若题目不指定强碱是NaOH,则用Ba(OH)2,Na2CO3、Na2SO3也可以。
7、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