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京味毛猴》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毛猴制作技艺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走进非遗·京味毛猴

目录毛猴的历史介绍制作材料介绍毛猴的制作工艺毛猴的今天

毛猴的历史介绍在过去老北京,逢年过节“买猴料,粘毛猴”似乎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道风俗习惯壹第一章节

毛猴又叫半寸猢狲,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因为其浑身披毛,形态又很像猴,所以被称之为毛猴。

毛猴的历史介绍毛猴趣事毛猴工艺最早不是产生于工艺作坊,而是产生在一家中药铺。说到毛猴与中药的历史渊源,这里有一个俏皮的民间故事。相传在清朝同治年间,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的一个药铺掌柜尖酸刻薄,经常打骂店里的伙计,大家敢怒不敢言。有一天,药铺里一个小伙计又挨了骂,晚上在拨弄药材的时候,偶然发现蝉蜕(知了羽化后的蜕壳)尖尖的头壳和细小的四肢像极了尖嘴猴腮的账房先生。壹

从此,店里的伙计们经常人手一个在背地里嘲讽掌柜的。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隔了几日,这事就让掌柜的知道了。让伙计们没想到的是,掌柜的并没有因此而生气,而是从中就看到了商机。于是“毛猴儿”在药铺卖得很好,毛猴的出现引起了当时市井百姓的喜爱,制作毛猴的人越来越多,上药铺买原料的人也越来越多,以至后来所有的药铺干脆把辛夷、蝉蜕、白芨和木通四味药打包出售,谓之猴料。

造型题材毛猴造型夸张拟人,通过幽默活泼的肢体语言,演绎人生的喜、怒、哀、乐,写实性地再现中国风土市井文化。毛猴艺术品题材多样,注重叙事,寓意丰富。多表现传统吉祥语或日常生活片段。

制作材料介绍在过去老北京,逢年过节“买猴料,粘毛猴”似乎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道风俗习惯贰第二章节

毛猴的制作原料辛夷

辛夷辛夷是玉兰的花骨朵,在秋天形成,为了保护花蕊越冬时在表面长了一层绒毛。做毛猴用的料必须是初春摘下来的。摘早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瘪了,摘晚了,花开了,更没法用了。老艺人在介绍选料的时候说,“猴料最好的是云南产的。可能是地理气候原因,那儿的辛夷长得大,毛又长又密,做出来的毛猴也好看。每年云南的药商进京都会通知我过去挑料。”

毛猴的制作原料蝉蜕蝉蜕是人们俗称的知了壳,做头爪,正好与花骨朵相配。

毛猴的制作工艺在过去老北京,逢年过节“买猴料,粘毛猴”似乎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道风俗习惯叁第三章节

毛猴的制作工艺用剪刀把辛夷的头尾去掉,再剪下蝉蜕的头爪,用镊子夹着蘸了乳胶粘上去。每粘一个程序都要等八个小时。头爪不能一起粘上,必须一步一步来。比如坐在石头上看书的,先把头粘在身子上,等胶干了再把身子粘在石头上。然后根据看书的姿势粘胳膊,最后粘腿。这一气下来就要四个八小时。

毛猴的制作工艺每一只猴做起来都非常耗时间。确定了要做什么形态以后就要挑合适的料,比如做一个挑担卖菜的,要表现行走的动态,不光要注意身体的角度,还要有四肢的动作。

美学特征有着百年历史的“毛猴”,最大的艺术魅力在于通过幽默活泼的肢体语言,惟妙惟肖的记录了人生百态,真实地再现了富有中国风土的市井文化,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同时将猴子生动可爱的天然情趣和与艺术家的创意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造就了一种独特绝妙的艺术形式,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强烈的现实意义。

材料展示

制作步骤

制作步骤

制作步骤

成果展示

毛猴的今天在过去老北京,逢年过节“买猴料,粘毛猴”似乎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道风俗习惯肆第四章节

毛猴的今天毛猴艺术家曹仪简民国初年,在东安市场有一个摆摊的毛猴艺人,因他姓汪,人们称他“猴儿汪”。他的摊前经常围着一群人,有个姓曹的小男孩简直入了迷,一看就是大半天,边看边记边打听,偷偷将毛猴的技艺学到了手,这个小男孩成了毛猴工艺品的传承人,他就是毛猴艺术家曹仪简。

曹仪简,1925年生于北京,满族人,是曹雪芹家族的第十九代世孙。他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毛猴艺术,而且又发展、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展示了新的天地,新的内容。他不仅表现了民风、民俗,刻画历史人物,而且创造了不少鞭挞丑恶、针砭时弊的讽刺小品,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奥运毛猴

奥运毛猴

谢谢观赏·传承非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