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报告与心得
摘要
本报告总结了本人在XX大学植物病理学实验室进行的教学实习经历。实习期间,本人参与了植物病害标本制作、实验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辅助以及病害诊断等工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化了对植物病理学的理解。报告详细记录了实习内容、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心得体会以及未来计划,旨在为后续植物病理学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一、实习目的
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应用相结合,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技能和实验管理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掌握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技术。
熟悉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
学习如何有效辅助教师进行课堂实验教学。
提升病害诊断和鉴别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当前植物病理学教学的前沿方法和趋势。
二、实习单位及时间
实习单位:XX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实验室
实习时间: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
三、实习内容
(一)植物病害标本的制作与管理
标本采集
实习初期,在教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校园内及附近田乐园的植物病害标本采集。重点采集了叶片、茎干、根部等不同部位的病害标本,确保标本具有典型症状且无虫蛀。
标本制作
采集后的标本按照植物病理学实验室的标准流程进行处理:
压制标本:将标本夹在标本夹中,定期翻动,确保干燥且保持植物形态。
浸渍标本: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真菌病害标本,采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浸渍保存。
标签制作:为每份标本制作详细标签,分别记录病害信息、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及编号。
标本入库
制作好的标本按照病害类型系统分类,填充到标本柜中,并建立电子版标本目录,方便后续查找和教学使用。
(二)实验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准备
根据教学计划,准备分别为期中实验课所需的实验材料,包括病原菌培养物、显色试剂、植物器官切片、显微玻片等。例如:
病原菌培养:培养木霉菌、霜霉菌等常见病害病原菌,确保其生长旺盛且无杂菌污染。
试剂配制:配制硫酸铜溶液、乳酸酚溶液等用于显微观察的试剂。
试验操作演示准备
为下周的实验教学预先制作显微玻片,包括病原菌藏卵器形态观察、丝状菌菌丝排列等典型内容。
(三)课堂教学辅助
前滚预习
协助主讲教师检查课前预习材料,确保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例如:针对真菌分类实验,提前分发《真菌分类学》相关章节的阅读材料。
课堂发言记录
记录学生提出的关于病害鉴别、防治策略等问题,并在课后整理形成讨论记录,供教师总结改进教学。
实验指导
在实验课上,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解答疑问并纠正错误。例如:在显微镜使用环节,指导学生调节光圈和焦距。
(四)病害诊断与咨询
校园病害普查
参与校园植物病虫害普查,记录发现的各种病害症状,并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诊断病原菌类型。例如:发现某草坪出现黄褐斑,初步认定为镰刀菌属病害。
教师咨询协助
辅助教师解答部分来自其他教师或行政人员的病害诊断咨询,如草本植物白粉病的防治建议。
四、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标本压制不及时导致皱缩
问题描述:采集的叶片标本压实时未定时翻动,导致部分标本叶片皱缩变形,影响教学效果。
解决方法:
每日定时翻动所有标本,确保受压均匀。
使用预制压条减少标本间空隙,保证压实的宽度与厚度一致。
对严重皱缩标本进行抢救性展开,用蒸笼微波加热(温度50℃)使叶片恢复平展。
(二)平板培养真菌污染率高
问题描述:制备的木霉菌培养皿在恒温箱中培养4天后出现绿霉菌污染,无法用于实验教学。
解决方法:
改进消毒流程:采用70%酒精快速表面消毒→高压灭菌10分钟。
优化存储条件:将未使用的培养皿用锡纸覆盖皿口,置于4℃冰箱保存。
培养前用目镜灯检查菌种纯度,发现污染及时废弃重制。
(三)学生实验操作差异大
问题描述:初次接触显微镜操作的学生对焦困难,导致错过观察病原菌关键结构。
解决方法:
分组演示: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每组Democratize进行的显微镜操作演示。
制定逐项清单:给出”调焦-转换物镜-对光”10步操作清单,要求步骤完成后再进行显微镜考核。
使用数字化倒置显微镜录像回放,让学生观察细胞膜破裂时的过程。
五、心得体会
(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至关重要
植物病理学课程的理论知识相对抽象,例如真菌有性阶段不易在实验室获得,而通过制作标本对比腐皮镰刀菌的无性和有性世代(闭囊壳形态),学生能直观理解病原菌的演化关系。
(二)教学改进需要持续反馈
在制备霉灵抑菌实验中,原方案需染色观察,操作时间长。通过课前调研,改用三氯化铁显色法后,学生可在30分钟内完成验证实验,且显色对比更清晰。
(三)标本资源的价值延续性
这些标本不仅是教学载体,也为科研提供了原始材料。例如利用长期保存的玉米大斑病菌标本,研究中发现了该菌本地种群的抗药谱差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