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贵州中考语文5年(21-25)真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阅读
【1-2025年贵州省中考语文真题】
送唐别驾赴郢州①
〔唐〕空甫再
莫叹辟家远,方看佐②邵荣。
长林通楚塞,高岭见秦城。
雪向峣关③下,人从郢路迎。
翩翩骏马去,自是少年行。
选自《全唐诗》。
【注释】①别驾:官名。郢(yīng)州:今湖北刑州。②佐:辅佐。③峣(yáo)关:地名。
16.根据诗歌内容,推测诗中两位友人离别的地点和环境最可能是(???)
A.古道长亭,淫雨霏霏 B.江岸石堤,雾霭沉沉
C.边城戍垒,黄沙漫漫 D.城外青山,松柏葱葱
17.参照《渔家傲·秋思》课后示例,结合本诗内容,点评“翩翩骏马去,自是少年行”这两句诗。
示例:“四而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边塞特有的种种声音,凄厉而容易引发人的怀乡之情、“边声”以“四面”来形容,更显得无所不在,充塞天地之间,虽不想听却做不到,下面再接上“连角起”,进一步写出这些声音是伴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发出的,在凄凉之外更添一层悲壮。
【答案】16.B17.示例一:“翩翩骏马去”生动地描绘出友人骑着骏马潇洒离去的场景,“翩翩”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骏马的矫健姿态,让全诗充满画面感。语言风格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
示例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展现出友人意气风发、充满活力的状态,烘托出友人积极向上,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人对友人青春活力和远大志向的赞美之情。
【导语】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楚塞秦城的壮阔景象和少年远行的意气风发,展现了盛唐特有的豪迈气概。诗中“长林”“高岭”的雄浑与“翩翩骏马”的轻快形成对比,既写出离别之地的苍茫,又暗含对友人前程的期许。末句“少年行”三字尤为精妙,将离别的惆怅转化为对青春壮志的赞美,体现了唐人开阔的胸襟。
16.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B.根据“长林通楚塞,高岭见秦城”可知,这句诗的意思是沿途成片的树林连接着楚地的关塞,登上高峻的山岭能远远看到秦城。这里描绘的是山林环绕、地势起伏的景象,暗示了离别地点可能是在城外的山林附近,有茂密的树林和高耸的山岭。根据整首诗的意境和所描绘的意象可知,“城外青山,松柏葱葱”这种山林环绕的环境,与诗中“长林”“高岭”等意象相契合,且松柏的形象也与全诗相对积极、昂扬的情感基调相呼应,所以离别地点和环境最可能是城外青山,松柏葱葱;
故选B。
17.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抓住“翩翩骏马”的动态意象,分析其塑造的视觉场景,如骏马奔腾的速度感、力量感。体会“翩翩”叠词的韵律美与表现力,以及“少年行”对人物精神气质的刻画,挖掘诗句传递的昂扬情绪。联系全诗“莫叹辟家远”的劝慰基调,分析结尾两句如何升华情感,突破传统送别诗的离愁别绪。参照示例结构,先解释词语,再描述画面,最后点明情感与作用,保持逻辑连贯。
根据“翩翩骏马去”可知,“翩翩”一词形容骏马轻快矫健的样子。这句诗的意思是,友人骑着轻快矫健的骏马飞驰而去。它生动地描绘出友人出行时的洒脱姿态,让我们仿佛看到一匹骏马扬起尘土,向着远方奔腾而去的画面,给人一种动感和活力,也暗示了友人此次赴任的轻松与豪迈之情,而不是带着离愁别绪去的。
根据“自是少年行”可知,这里的“少年行”并非单纯指年龄上的少年出行,而是一种精神风貌的体现。其意思是,这本来就是一场意气风发的少年出行。“自是”强调了这种状态是自然而然的,说明友人有着少年般的壮志豪情,充满了朝气和勇气,即便面对离家远任的情况,也能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展现出一种胸怀理想、追求进取的精神。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鼓励,希望他能带着这份朝气去开创美好的未来,让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从一般送别的伤感转向了积极向上,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示例:“翩翩骏马去,自是少年行”两句以灵动笔触展现友人赴任的飒爽英姿。“翩翩”叠用,生动摹写骏马疾驰时轻快飘逸的姿态,既凸显坐骑的矫健神骏,又暗喻友人奔赴郢州时洒脱不羁的心境;“少年行”三字赋予友人不畏远途、志在四方的精神品格。这两句诗一改送别诗常见的伤感基调,将离情转化为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许。
【2-2024年贵州省中考语文真题】
减字木兰花①
[宋]卢炳
莎②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绿水千畦。惭愧③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馌④妇耕夫。画作今年稔⑤岁图。
【注释】①选自《全宋词》。减字木兰花,词牌名。②莎:通“蓑”。③惭愧:难得,侥幸。④馌yè: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③稔rěn:谷物成熟。
18.下列场景与原词内容最相符的一项是(???)
A.草蓑竹笠湿 B.田间稚子嬉 C.风雨麦已黄 D.寒风雪又至
19.词中“□”处,有人推测是“时”字,有人推测是“急”字,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联系全词内容阐述理由。
【答案】18.C19.示例:赞同“急”字,能展现农民劳作的辛勤,也能凸显农忙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贵州中考语文5年(21-25)真题分类汇编——名句名篇默写.docx
- 贵州中考语文5年(21-25)真题分类汇编——文学、名著常识.docx
- 贵州中考语文5年(21-25)真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docx
- 贵州中考语文5年(21-25)真题分类汇编——作文.docx
- 贵州中考语文5年(21-25)真题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 贵州中考语文5年(21-25)真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 贵州中考语文5年(21-25)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 贵州中考语文5年(21-25)真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docx
- 贵州中考语文5年(21-25)真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综合.docx
- 2025年宠物寄养合同协议保密条款.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