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试卷(诗歌鉴赏)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第一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简要分析“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中蕴含的意境和诗人可能想要表达的情感。
(2)诗歌的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常被后人引用。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及其蕴含的哲理。
第二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这首诗的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直接交代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请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2)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分析这种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诗人通过想象未来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第三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歌开头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一开篇对塑造诗歌意境和表达主旨有什么作用?
(2)诗中描写了“南村群童”抱茅而去的情节,请分析这一情节在诗中的作用。诗人对群童的态度是怎样的?
(3)诗歌的最后部分,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理想和境界?
第四题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词的上片描写了途中遇雨的情景。“莫听”、“何妨”、“谁怕”等词语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2)词的下片写雨后所见所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景象与词人当时的心情有何联系?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人生境界。请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这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的理解。
第五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歌的首句“浩荡离愁白日斜”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其中“浩荡”一词有何作用?
(2)诗歌的第二句“吟鞭东指即天涯”描绘了诗人怎样的行动和心境?
(3)诗歌的后两句是千古名句,请分析其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并谈谈你对这两句诗含义的理解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试卷答案
第一题
(1)意境:这句诗描绘了登上高塔,在鸡鸣声中看到旭日东升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雄浑、开阔、充满希望的意境。诗人仿佛置身于云端,视野高远,时间仿佛被打破,黎明就在眼前。情感: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以及达到高位后能够洞察一切的豪迈气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含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视线,是因为自己已经身处最高的地方。蕴含的哲理:比喻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或干扰所迷惑,从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追求理想和抱负的高尚情操。
第二题
(1)首句直接交代了诗人身在异乡(巴山),归期未定的具体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愁绪。“未有期”三个字点明了归期的不确定,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妻子(或友人)的思念之情和无法归家的失落、焦虑心情。这种直抒胸臆的方式,情感真挚,奠定了全诗的感伤基调。
(2)手法:诗歌后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是诗人当前所处的环境——巴山夜雨涨秋池;虚写是诗人想象未来与妻子(或友人)重逢的场景——“共剪西窗烛”。表达效果:这种手法将诗人眼前的凄凉孤寂与未来重逢的温馨幸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显了诗人此刻的孤独寂寞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通过想象未来共度的幸福时光,加倍反衬出当前离别的不舍和愁苦,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或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相聚的强烈愿望。
第三题
(1)景象:诗歌开头描绘了秋高气爽,狂风怒号,吹卷诗人屋顶茅草的景象。茅草被风卷起,四处飘散,有的挂在高树梢,有的飘落到池塘里。这一开篇描绘了一幅急风骤雨、动荡不安的景象。作用:这一开篇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化工类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化工安全法规修订建议)试题库.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卫生类预防医学专业知识试卷备考资料.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统计类)——统计学学科发展挑战试题.docx
- 2025年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美术学科专业知识试卷及解析.docx
- 2025年重庆市教育类专业知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卷.docx
- 202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生物学科专业知识考试模拟试卷.docx
- 2025年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招聘生物学科专业知识试卷.docx
- 2025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康复治疗学专业试题解析.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医学检验专业知识试卷(卫生检验法规).docx
- 2025年杭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美术学科专业知识试卷(美术教育实践).docx
最近下载
- 悬架零件部开发.pdf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L13S2给水工程_08.pdf VIP
- 汽车副车架总成技术条件.pptx VIP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演示文稿.ppt VIP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综合知识)》新版真题卷(含详细解析).docx VIP
- 整车集成设计指南(冷却系统布置).pptx VIP
- 销售人员必备贵州省黔西市兴仁县医疗机构分布明细.doc VIP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贵州省黔西市卫生室医务室及诊所医疗机构明细.doc VIP
- 路基路面弯沉检测记录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