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唐诗二首优质精品教学设计-卖炭翁.pdfVIP

24、唐诗二首优质精品教学设计-卖炭翁.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语文八年级(下)教学设计

24、唐诗二首

课《卖炭翁》备课人:

教1.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现的生活状况。

学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目3.体味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标4.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艺术的魅

力。

教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现的生活状况。

学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重3.体味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卖炭翁》

一、【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

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给后人留下的诗近3000首。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

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他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曾将

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

能解”。《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叙事讽喻诗,原作题下有题注——“苦宫市也”

2、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所倡导,主

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

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所谓新

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

3、乐府诗

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称为乐府,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或创作的诗篇称为“乐府诗”。

二、【背景链接】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题下

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

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

皇宫,“市”是买的意思。

三、【听读朗读】

1

1、听读诗歌。

2、读准字音

翩翩(piān)两骑(jì)口称敕(chì)一丈绫(líng)两鬓(bìn)

辗冰辙(niǎnézh)叱牛(chì)宫使驱将(jiāng)系向牛头(jì)

3、全班齐读诗歌

四、【读懂诗意】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字词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

参考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

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呢?买身

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

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

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

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

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

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五、【整体感知】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

文档评论(0)

195****89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