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洛阳市到龙门石窟有多少公里
洛阳市到龙门石窟有多少公里1
从洛阳市中心到龙门石窟,到底有多少公里?这是很多初到洛阳的游客打开导航时会先确认的问题。以最常被作为起点的西工区王城广场为例,走常规路线的话,距离约莫12公里——这个数字不大不小,刚好够让你在抵达石窟前,先透过车窗把洛阳的“古今叠影”看个大概。
若选驾车,从王城广场沿中州东路向东,过了老集路口,路面开始微微向南倾斜。到定鼎南路右转,穿过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的东南角,没多久就能看见洛阳桥的轮廓。这座横跨洛河的桥是路线的第一个“节点”,过了桥,就正式进入洛龙区,路牌开始频繁出现“龙门石窟”的指示。接下来的龙门大道是条双向八车道的主干道,路两旁的法桐栽了有些年头,枝桠在头顶织成绿荫,夏天开车时,阳光透过叶隙洒在车身上,光斑跟着车轮一路跳。快到李屯特大桥时,右侧会闪过伊洛河湿地的牌子,芦苇荡在风中荡出波浪,偶尔有白鹭扑棱棱飞起,往东南方向的龙门山飞去——那就是石窟的方向了。这段路红绿灯不算密集,顺利的话40分钟就能到景区停车场,仪表盘上的里程数会停在11.8公里左右,和导航说的“12公里”几乎分毫不差。
要是坐公交,53路或81路是最方便的选择。从洛阳站出发的话,距离会稍远些,约莫15公里,但沿途站点多,能慢慢看街景:从火车站的老建筑,到关林市场的热闹,再到龙门大道旁的仿唐商铺,连公交车报站的口音都带着点洛阳话的尾音。过了关林庙站,车上的游客会明显多起来,大家开始对着窗外指认“快看,伊河!”——伊河在这里拐了个弯,河面突然开阔,河南岸的香山和北岸的龙门山夹着河水,像两道天然的门,石窟就藏在北岸的崖壁上。公交最终停在景区西北门,下车时看手机地图,显示从起点到这里走了14.5公里,耗时1小时10分钟,比开车慢,但多了份“慢慢靠近”的期待。
其实这12公里的距离,早在上世纪50年代洛阳城市规划时就定了基调。当时为了保护石窟,特意把市区向南发展的边界控制在龙门大道沿线,既让景区远离喧嚣,又没远到让人却步。如今走在这条路上,左手是鳞次栉比的现代高楼,右手是隐约可见的青山轮廓,12公里的路程,就像一根线,把洛阳的“现世烟火”和“千年石窟”轻轻牵在了一起。
洛阳市到龙门石窟有多少公里2
在洛阳老城的巷子里问老人“到龙门石窟多远”,他们多半会说“不远,过了洛河就到”。这“不远”背后,藏着古今对“距离”的不同丈量。现代人说的“多少公里”,在古人那里是“多少里”,而从洛阳城到龙门石窟的距离,恰是串起千年时光的一把尺子。
唐代的洛阳城,中心在如今的老城区一带(隋唐洛阳城遗址)。当时的文献里,形容从皇城到龙门石窟,常用“二十里”——这个数字在《唐六典》《元和郡县志》里都能找到影子。唐代的“里”比现在的“华里”短些,约合450米,“二十里”换算下来,差不多9公里。你或许会好奇:现在从老城区到龙门石窟明明有12公里,怎么差了3公里?其实是因为唐代的“洛阳城”比现在小,南门就在定鼎南路附近,出了门过洛河,沿伊河北岸向西,直接就能到龙门山口,不像现在要绕经洛龙区的开阔地带。白居易晚年隐居在香山(龙门石窟对岸),他写诗说“每因休假好寻游,东洛南溪任意行”,从他在洛阳城内的履道坊到香山,骑马慢走也就一个时辰,按唐代马速算,刚好吻合“二十里”的距离。
到了宋代,洛阳城规模缩小,中心移到了金明池一带(今西工区),从这里到龙门石窟的距离就成了“二十五里”(约11公里),和现在从西工区出发的12公里已经很接近。北宋文人李格非(李清照之父)在《洛阳名园记》里写,当时士大夫常“乘肩舆出郭,沿伊水至龙门”,“肩舆”就是轿子,走的路线和现在的龙门大道大体一致——可见这条路的走向,千年前就已定型。清代《洛阳县志》里更具体:“由县城南门渡洛河,经关林,至龙门山,计程三十里”,清代“里”约合576米,三十里就是17.28公里,反倒比现在远,这是因为清代洛阳县城在如今老城区,关林当时还是城外的“远郊”,路线要绕过关林庙的牌坊,不像现在有关林大道可以直行。
如今我们说“12公里”,是用汽车里程表、GPS卫星定位测出的精确数字;而古人说“二十里”“二十五里”,是用脚步、马蹄、轿子的行程丈量的“体感距离”。但不管是9公里、12公里还是17公里,这个距离都藏着古人的智慧——既让石窟远离城市的喧嚣,适合静心开凿和礼佛;又没远到让人无法抵达,让皇室贵族、文人墨客能常来巡幸、题咏。所以你现在站在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前,看着卢舍那大佛的微笑时,不妨想想:千年前的武则天,从洛阳宫城出发,走的也是和你差不多的距离,或许还曾在同一个转弯处,看见过伊河上相同的落日。
洛阳市到龙门石窟有多少公里3
“到龙门石窟多少公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藏在你选的交通方式里。有人开车12公里直达,有人坐公交晃15公里,还有人花大半天走18公里——不同的距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