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年秋季高二第二次联考
语文卷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小孩子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那一套。日本法西斯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不知杀害了我们多少无辜的群众,孩子、婴儿也不能幸免,惨无人道到了极点。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决不伤害,对日本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予爱护和照顾。
我写的这封信没有加封,不管你高级军官理不理,反正要经过你下层人员的传递,他们总可以看到。这些下层人员同军阀、战犯是不同的,好多人是强征来的工人、农民。我记得,晋察冀军区俘虏过一个叫中西的日本兵,他被俘后要求留在我们这里,我同他谈过话。我问他,你不回去,想做些什么呢?他说,随便分配我做点儿什么工作都行。那个时候,我们部队还缺乏使用日本掷弹筒的经验,缴获的大批掷弹筒,不能及时用上,中西就担任了这方面的教官,教八路军战士使用掷弹筒。后来,被俘日军士兵愿意留下的越来越多,他们就组成了一个“反战同盟”支部。这些人在我方多数表现很好,很能吃苦,作战勇敢,没发现有逃跑的。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以后,这些人回到日本,不少人参加了日本共产党。所以说,日军中间并不是不可以做工作的,应该大力地开展工作。
我们将两个小女孩送交给日军后,他们还回了信,说八路军这样做,他们很感谢。
自从送走了两个孩子之后,这些年来,每逢想起这件事,还常常为她们担心。烽烟四起,兵荒马乱,不知两个小姑娘当时是否安全回国了。
美穗子这件事,对中日友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日本人民很受感动。那些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旧军人,得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非常感慨。他们说,八路军拯救日本小姑娘这件事,更使他们认识到侵华战争的罪恶,表示要道歉,要感谢,赞扬八路军的革命人道主义。
美穗子及其全家来我国探望的时候,我接见了他们。美穗子很激动,热泪盈眶,一再表示感谢。我对她讲,这件事,不只是我一个人会这样做,我们的军队,不论谁,遇到这样的事情,同样都会这样做的,这是我们的政策,是我们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决定的。
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选自聂荣臻《大战中的插曲》,有删改)
材料二: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的纪录片《心安何处》,记录日本战争遗孤的生命轨迹,以独到的个体叙事切入宏大历史,兼具情感温度与历史厚度,为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描绘了生动影像画卷。
纪录片以平行蒙太奇穿梭中日两国,将日本遗孤个体命运的错位,转化为珍视和平的鲜活教材。庄山纮宇在1987年带着全家回到熊本,两年后曾独自返回牡丹江生活,因为他觉得在中国才有家的感觉。郜凤琴拿着自己的收养立据辗转多年寻找生母,1982年母女重逢一次之后,生母为了自己的新家庭,再也不肯与她相认。这成为郜凤琴心中无法释怀的“一根刺”,她自言自语道,“不怪她(生母),怪这场不该发生的战争”。
作为“外来日本人”,遗孤们回到日本几十年来,很难真正融入日本社会。因此,遗孤二代佐佐木弘志开设“一笑苑”养老院,营造熟悉的中国氛围,用汉语照护遗孤老人,为他们提供暮年最后的慰藉。片中,遗孤们排练朗诵节目《孤儿的泪》嘶喊出“不要啊,妈妈”,将残酷的侵略战争与个体命运的错位定格下来。这种集体创伤警示后人,侵略战争对人的摧残远未随硝烟散去。
沉静的微观叙事,让遗孤们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纤毫毕现,侧面烘托出中国人的大爱。81岁的池田澄江在牡丹江养父母墓前冒雨祭拜,一句“天都哭了,爸妈,我来看你们了”的朴素呼唤,瞬间将以她为代表的4000多名“日本遗孤”从历史符号还原为血肉之躯。80岁的书法家木村成彦筹备“遗孤书画展”,以致敬中华民族、感谢中国养父母。片中,他讲到养母时几度哽咽——养母因没有奶水,用“嚼奶布”的方法喂养才出生7天的他。这是中国母亲的大爱,穿透历史帷幕,折射出一个伟大民族即使在至暗时刻,也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与道德的光辉。
摄制组寻访中日10余座城市、留存超200小时超高清纪实影像,凸显了纪录片作为“活历史档案”的文化抢救功能。“遗孤”长期生活在中国,是侵略者后代,也是战争受害者。《心安何处》以“遗孤”视角,揭露侵略战争对普通人的无差别伤害。4K超高清镜头捕捉眼角泪花、手部褶皱、笔尖颤动等细节,将历史创伤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视听体验。遗孤们的口述,使抗战历史从宏观战场下沉至家庭场景,当代观众能够产生深深的情感共鸣。
《心安何处》与本次纪念活动主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形成深层呼应,以独特视角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罪行。那些饱经战火的生命回响,终将沉淀为不朽记忆,它时刻提醒我们:胜利不仅是战场上的凯歌,更是一个民族历经深重苦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