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科普讲解大赛.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震科普讲解大赛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地震预警与预防

03

应急避险措施

04

自救互救技能

05

震后应急处置

06

科普讲解技巧

01

地震基础知识

01

地震基础知识

PART

地震成因与类型

1

2

3

4

构造地震

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断裂带错动所导致,占全球地震总数的90%以上,通常破坏性强且影响范围广,如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活动。

伴随火山喷发产生的地震,由于岩浆活动或气体爆炸引发,震源较浅但能量相对较小,多分布于火山活跃地区如日本和印尼。

火山地震

塌陷地震

因地下溶洞、矿井塌陷或人工爆破等局部地质结构失衡引发,震级较低但可能造成地面沉降和建筑物损毁。

诱发地震

人类活动(如水库蓄水、页岩气开采)改变地层应力后触发的地震,近年来因工程规模扩大而频发,需加强监测预警。

地震波传递原理

纵波(P波)

传播速度最快(6-8km/s)的压缩波,使介质质点沿波方向前后振动,最早到达地表但破坏力较弱,常用于地震预警系统。

横波(S波)

剪切波以3-5km/s传播,质点振动方向垂直于波前进方向,携带较大能量且能导致建筑物横向摇晃,是主要致灾波型。

面波(L波)

由纵波和横波在地表叠加形成,传播速度最慢但振幅最大,会引发强烈地面滚动和扭曲,对高层建筑破坏性极强。

波速差异应用

利用P波与S波到达时差计算震源距,通过多个台站数据交汇可精确定位震中,误差可控制在1公里范围内。

震级与烈度区分

基于地震仪记录的最大振幅对数计算,每增加1级能量释放相差约32倍。8级以上属巨大地震,2011年日本东北地震达9.0级。

里氏震级

通过断层面积、滑动量和岩石刚度综合测算,适用于特大地震的量化,能准确反映断层实际破裂规模。

同一地震中烈度随震中距增大而递减,但受地质构造影响可能出现烈度异常区,如1976年唐山地震时北京出现Ⅷ度异常高烈度区。

矩震级

根据地表破坏现象和人体感受划分的12度等级,Ⅵ度时多数人站立困难,Ⅸ度以上导致砖混建筑大面积倒塌。

麦加利烈度

01

02

04

03

烈度衰减规律

02

地震预警与预防

PART

地震波监测与分析

监测数据经超级计算机实时处理,结合地震震级、震源深度等参数,通过算法预测地震影响范围及烈度,并向目标区域推送分级警报。

数据处理与快速响应

多终端联动发布

预警信息通过手机APP、广播电视、社区广播、专用接收终端等多渠道同步推送,确保公众及时采取避险措施。

通过布设高灵敏度地震监测台网,实时捕捉P波(纵波)与S波(横波)的传播差异,利用P波速度快的特点提前数秒至数十秒发出预警信号。

预警系统工作原理

建筑抗震设计要点

建筑材料与连接节点强化

优先选用高强度钢材、纤维增强混凝土等材料,并对梁柱节点、墙体接缝等关键部位进行抗震加固设计。

减震与隔震技术应用

在建筑基础或楼层间安装阻尼器、橡胶隔震支座等装置,吸收或分散地震能量,降低结构振动幅度。

结构抗震等级划分

根据建筑物用途及所在地震带风险等级,采用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如框架结构需满足“强柱弱梁”原则,剪力墙结构需保证墙体延性。

家庭防震隐患排查

02

03

逃生通道与应急物资储备

01

家具固定与重物摆放

清理走廊、阳台等逃生通道杂物,备齐急救包、饮用水、食品、手电筒等物资,并定期检查更新。

水电燃气安全阀配置

安装燃气自动切断阀、电闸漏电保护器,确保地震时能快速切断危险源,降低次生灾害风险。

检查衣柜、书架等高大家具是否通过L型支架或防倾倒链固定,避免重物置于高处,防止坠落伤人。

03

应急避险措施

PART

室内避震黄金三角区

坚固家具旁

选择如书桌、床沿等坚固家具的侧面蹲下,利用其支撑结构形成三角空间,避免被坠落物直接砸中。

低重心防护姿势

采取“伏地、遮挡、手抓牢”姿势,用双臂护住头颈部,减少身体暴露面积。

承重墙角落

靠近建筑物承重墙的内墙角蹲伏,承重墙结构稳定性高,坍塌风险较低,可提供有效保护。

远离玻璃与悬挂物

避开窗户、镜子、吊灯等易碎或悬挂物品,防止碎片飞溅或重物坠落造成二次伤害。

户外避险场所选择

优先选择广场、操场等无高层建筑或树木的空旷地带,避免高空坠物或地裂风险。

开阔平坦区域

避开陡坡、河岸、桥梁等易发生滑坡、塌陷或断裂的地带,选择地质结构稳定的区域。

注意地质隐患

避开电线杆、变压器、广告牌、围墙等可能倒塌的设施,防止电击或砸伤。

远离危险设施

01

03

02

若在街道中,应迅速远离车辆,蹲在绿化带或人行道内侧,避免交通混乱引发的碰撞。

交通枢纽避险

04

在商场、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听从指挥有序撤离,避免拥挤踩踏,勿使用电梯。

若在睡眠中突发地震,立即用枕头保护头部,蜷缩身体于床侧,待震动停止后迅速转移。

驾车时减速靠边停车,避开隧道、高架桥;地铁乘客应紧握扶手,蹲低防撞,等待指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