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陆游书愤》公开课(共28张ppt).pptxVIP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陆游书愤》公开课(共28张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马冰河入梦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家祭无忘告乃翁新课导入

书愤陆游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学习目标1.了解陆游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2.把握诗歌内容,提升诗歌审美鉴赏能力;3.体悟诗歌“愤”的具体内涵,感受与学习诗人矢志报国的豪情。4、熟背诗歌。

作者介绍陆游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生于国势危机的时代,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打击,但他坚持自己的恢复中原的志向,至死不忘复国大业。陆游的诗今存9300多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他诗作鲜明的特色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对后世文坛影响深远。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主和派的利益,一再遭受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2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写作背景·定向自学

写作背景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赋闲了6年,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南宋

陆游的一生晚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临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示儿》年少: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中年: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爱国是贯穿陆游一生的主题爱国他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之心,渴望大宋江山的统一,但终了只落得黯然神伤。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现存9300多首),能诗能词也能散,才华横溢。:陆游(1125年—1210年-85岁),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题目解读书愤“书”∶动词,写,抒发。“愤”∶愤懑、悲愤。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把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俘虏北去,北宋灭亡。五月,幸免于难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赵构就是宋高宗。但可悲的是,赵构虽为皇帝,却是南宋初期投降派的首领,他惧怕与金朝打仗。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宋高宗任命秦桧为右相。秦桧于绍兴九年正月不顾一切,同金朝订立和议,向金称臣纳贡。宋高宗所求的只是制止金军的进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做金的属国也就心满意足了。偏安一隅,主和派把持朝政北宋—南宋写作背景

朗读诗歌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sàishuāibìnzǎinǎ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愤奠定了高亢、愤慨的感情基调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世事艰”具体指的是什么?①自己经历坎坷,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②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主和派妥协退让,打压排挤爱国志士。③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难以实现。早年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中的地区,幻想着收复失地的豪气坚定如山。“书”:报国之志“愤”:报国无门

整体感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所“书”何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颔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集中描写宋军在瓜洲渡、大散关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作品鉴赏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指陆游40岁任镇江通判时的事。当时,右丞相张浚督视江淮兵马,过镇江,颇赏识陆游。张浚积极督练军马,防敌备战,但朝廷偏向议和,张浚处境艰难,最后被罢相。楼船,有楼的高大战船。瓜洲渡,长江渡口,在江苏扬州,与镇江隔江相对。指陆游48岁时在陕南汉中的经历。当时,诗人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活跃在大散关前线,并曾经与金兵交战。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即散关,在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曾记得25年前,在瓜洲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驰的楼船战

文档评论(0)

1120923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