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施工照明布置与安全防护流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夜间施工照明布置与安全防护流程

干了十几年工地,最熬人的就是夜间施工。尤其是碰到赶工期或者特殊工艺需要连续作业的时候,灯一亮,整个工地就像被按了“夜模式”——可这模式要是开不好,安全隐患比白天多十倍。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我们团队总结出来的这套“夜间施工照明布置与安全防护流程”,都是从血里汗里摸出来的经验,实在得很。

一、前期准备:把“看不见的风险”提前晒在明处

夜间施工最怕“摸黑干”,可这“黑”不是灯照不亮,是准备不周全。每次接夜间施工任务,我们项目组第一件事就是把“准备清单”摊在桌上,一项项过。

1.1现场勘查与方案制定

接到任务后的头两天,我和技术员老王肯定要带着测距仪、照度计、笔记本绕着工地转三圈。第一圈看作业面分布——主体结构区要照到模板拼接缝,钢筋加工区得看清箍筋间距,材料堆放区得覆盖到角落的木方;第二圈测环境光干扰——对面有没有路灯、附近居民楼窗户有多近,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布灯方案;第三圈找潜在遮挡物——塔吊臂架、脚手架立杆、临时堆放的钢管,这些都可能在灯架起来后形成阴影区。

去年在XX项目吃过大亏:没提前测到基坑边有堆高3米的砖垛,结果高杆灯的光被砖垛挡住,基坑底部照度只有50勒克斯(正常得150以上),工人打混凝土时看不清模板拼缝,漏浆了都没及时发现。从那以后,我们的方案里必须附“阴影模拟图”——用CAD把灯位、高度、角度输进去,模拟出每个作业面的照度分布,连脚手架横杆的投影都标得清清楚楚。

1.2设备检查与物资备齐

灯能不能亮,设备是根本。每次进场前,我都要带着电工老张把所有照明设备翻个底朝天:

配电箱:先查漏电保护器——拿试电笔按测试按钮,“咔嗒”一声跳开才算正常;再看接线端子有没有烧蚀,去年有回端子松动,一合闸就冒火星,差点引发短路。

电缆线:逐段检查绝缘层——尤其是转弯处和接头部位,用手捏一捏,有鼓包或者破皮的当场剪掉换接头;长度得留够余量,别等灯架高了才发现线不够,临时接长最容易出问题。

灯具:高杆灯重点查升降装置——摇把要顺滑,限位器得管用(上次有个新工人没注意,把灯杆摇过了头,直接歪倒砸坏了脚手板);投光灯看反光罩有没有变形,防眩光挡板是否齐全(之前有工人被直射光晃得睁不开眼,摔了个大跟头);移动灯要试电池续航——充一次电至少得撑8小时,咱们可不敢赌“说不定不会停电”。

除了照明设备,安全防护物资也得提前码齐:反光锥至少50个、警戒线200米、爆闪灯10盏、绝缘手套每人两双、急救箱里的创可贴和碘伏必须是新日期。我总跟班组说:“这些东西不是摆样子,是咱们的‘夜间眼睛’。”

1.3全员交底与分工确认

灯亮不亮是技术活,人会不会用是关键活。交底会我从来不坐主席台,就搬个小马扎跟工人围一块儿聊。先放两段视频:一段是前年某工地因照明不足,钢筋工踩空掉进电梯井(万幸没大事);一段是我们去年成功案例,灯照得透亮,通宵浇筑没出任何问题。

“老李,你负责主作业区的高杆灯,记得每天开工前摇升三次测试限位器;小张,材料区的投光灯角度要往下压15度,别晃着运输车辆司机;老周,移动灯只给钢筋对焊区用,别往积水区带——那玩意怕潮!”交底不是念文件,是把每个人的活说得比自家家务事还清楚。末了还要问:“有啥不明白的?现在不问,晚上摸黑干出了事,哭都找不着调!”

二、照明布置:让每束光都“长眼睛”

准备做得再足,灯布不好全白搭。我们把照明布置拆成“基础架设-灯具安装-调试优化”三步,每一步都像钉棺材钉——必须实打实干。

2.1基础架设:稳字当头

高杆灯的立杆是整个照明系统的“骨架”。以前图省事用临时支架,结果有天半夜起风,三根立杆全倒了,灯砸在钢筋堆上,火花溅得到处都是,现在打死不敢马虎。

定位:立杆要避开材料运输主通道(上次立杆挡在塔吊回转半径里,吊斗差点撞上去),离基坑边至少3米(防止土方沉降导致倾斜),底部垫30cm×30cm×10cm的混凝土墩(重量不够?加两块配重铁!)。

接地:每个立杆必须打三根50mm×50mm×2500mm的角钢接地极,间距2.5米,用40mm×4mm的扁钢连成环,接地电阻测了又测——必须小于4欧姆(去年有个点电阻12欧姆,一合闸灯直闪,差点把工人晃晕)。

固定:除了底座螺栓,还要拉三根钢丝绳斜撑,角度45度,地锚用1米长的螺纹钢砸进土里(别信什么“临时固定就行”,上个月隔壁工地就是斜撑没拉紧,立杆被混凝土罐车带起的风刮偏了)。

2.2灯具安装:按需点亮

不同作业面的照明需求就像不同病人的药方——主作业区要“大而全”,加工区要“精而准”,通道要“柔而匀”。

主作业区(如混凝土浇筑区):用400W的高杆灯,高度12米,灯头朝作业面倾斜30度,确保覆盖600㎡的范围(算过,这个角度既能照到模板顶部,又不会让光线直射工人眼睛)。灯与灯之间重叠30%,避免“灯下黑”(以前两盏灯中间留了块暗区,工人踩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