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向情境题】人教新版八上语文期中测试卷(原卷版).docxVIP

【新考向情境题】人教新版八上语文期中测试卷(原卷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考向情境题】

统编新版八上语文期中测试卷

范围:第1-3单元

2025中考题仿真模拟湖北等地适用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我们的祖国不仅有壮丽的风景,更有丰厚的诗文底蕴,可谓“大美”,为此班级将开展“大美中国”主题学习活动,快来参与吧!

活动一:山河壮丽,文脉千年

(积累与运用20分)

下面是小襄为本次活动撰写的主持词,请你帮他完善一下。

书本里的山河,是文明的密码;旅途中的风景,是活着的诗篇。翻开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我们与郦道元共赏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美景,触摸苏轼笔下“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月色;合上书卷,长江的奔涌与江南的婉约便从文字中苏醒——这恰是中国之美的双重馈赠。读《红星照耀中国》,黄土高原的沟壑与革命者的足迹重叠;品《藤野先生》,感受鲁迅为探索救国救民真理所做的努力。

当我们站在黄鹤楼上吟诵崔颢的诗句,在敦煌壁画前回想吕伟“飞天”凌空的精彩瞬间,便懂得:读万卷书,是读懂大美中国的历史肌理;行万里路,是触摸这片土地的温度。从(),青春当以文字为舟,以山河为证,在书页与风景的对话中,铸就文化的筋骨与灵魂。

在领略大美中国的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学习,积累知识,用智慧和才情,为祖国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让这份美在传承中不断延续。

1.(3分)请你为上面的加点字注音。

①馈赠(kuì)②沟壑(hè)③筋骨(jīn)

2.(3分)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选段的括号中,使文段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音韵和谐。(B)

A.远方到课本B.课本到远方C.课外到课内D.课余到山河

3.(3分)小襄准备在第一段嵌入一副对联,上联是“书藏山水韵”,请你从下列各项中帮他选出最恰当的下联(C)

A.笔绘烟雨梦B.品读烟雨梦C.笔绘古今情D.品读古今情

4.(3分)小襄对画波浪线的句子重音把握不准,请你结合上下文语境,帮他找出一处重音并说明理由。

_【示例一_】重读_“大美中国_”_,强调中国山河与文化的宏大壮美_,__传递对祖国的赞美之情_。

【示例二_】重读_“历史肌理_”_,__“历史肌理_”指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_脉络_,强调书本知识中蕴含的中国历史文化底蕴_,重读可强调阅_读的本质是穿透表象_、探寻文化根基_,突出阅读的目标和收获_。__(3分,意对即可)

5.(8分)在“大美中国”主题诗文研习活动中,小襄编写了下面一段话,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主持人:翻阅古典诗文,犹如走进了美丽中国的画卷。

小语:①“_大漠孤烟直_,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中国的美是王维笔下雄浑壮丽的大漠风光。

小美:“②山_随平野尽_,③_江入大荒流_”(《渡荆门送

别》),中国的美是李白笔下江水脱离群山的束缚,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之景。

主持人:在美景美文中,我们亦能领会到文人的种种情怀。

小德:“④岂不罹凝寒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在刘桢的诗中,我们能体悟到如松柏的坚贞之德。

小智:“⑤日_暮乡关何处是_?⑥_烟波江上使人愁_”

(《黄鹤楼》),于崔颢的诗中,我们能感受到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愁。

小慧:“鸢飞戾天者,⑦_望峰息心_;经纶世务者,⑧窥谷_忘反_”(《与朱元思书》),在吴均的文中,我们感悟到了那份摒弃名利、崇尚自然的超然心性。

活动二:诗画胜境,烟火人间

(阅读与鉴赏45分)

(一)小恩在阅读古诗文时做了读书笔记,请你和她一起整理完善。

摘录一

寒食江州满塘驿①

宋之问

去年上巳②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③树花应满,复见吴洲④草新绿。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驿骑明朝宿何处,猿声今夜断吾肠。

摘录二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摘录三

南二里,过第二峡之南,有村当大道之右,曰波罗村。其西山麓有蛱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至是得土人西指,乃令仆担先趋三塔寺,投何巢阿⑤所栖僧舍,而余独从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

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冽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胡一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