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诫子书》《曾国藩全集日记》含答案译文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漠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唐先生曰:“最是‘静’字功夫要紧。若不静,省身也不密①,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
余②自窥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先生两言,盖③对症下药也。务当④力求主⑤静,使内心清明如日之升也,即此以求其持久,即所谓缉熙⑥也。若知此而不行,真暴弃⑦矣,真小人⑧矣!
(节选自《曾国藩全集·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密:周密,深入。②余:我。③盖:就,④务当:务必,一定要。⑤主:主张,提倡。⑥缉熙:光明,指希望。⑦暴弃:自暴自弃。⑧小人:自己鄙视自己的人。
6.(4分)解词——完成文言词汇整理单。
原文语句
解释加点字
释义方法(供参考)
非学无以广才
(1)
【语境推断】不学习就不能(??)才干
省身也不密
(2)
【课内参考】吾日三省吾身
非淡泊无以明志
(3)(填序号)
【查阅字典】①明亮。②明白,清楚。③明确。④证明。
见理也不明
(4)(填序号)
7.(4分)观句——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先生两言,盖对症下药也。
8.(2分)品文——“归根曰静”,作为古老的中国哲学,“静”一直备受推崇。【甲】【乙】两文都特别重视“静”,由【甲】文(原文)可知,“静”是学习的基础;【乙】文(原文)表明,“静”是省心明理的前提。
9.(3分)探情——感叹号常用来传达强烈的情感。请结合【甲】【乙】两文划波浪线的句子,说说其中的感叹号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6.增长反省③②7.(1)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2)先生两三句话,就针对我的毛病给出了解决措施。8.夫学须静也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9.甲文末尾诸葛亮告诫儿子珍惜光阴才能成才,奉献社会,字里行间流露出诸葛亮对儿子的深切期望(或:末尾句从反面入手,强调浪费时间是学习大忌/浪费时间必将悔恨终生,字里行间流露出诸葛亮对儿子未来的担忧。)
乙文感叹号可见,曾国藩下定决心要改正自身的不足,语气十分坚定(或:表达了曾国藩对知错不改行为的痛心疾首/痛恨。)
【解析】6.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
(1)“广非学无以才”译为: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根据语境推断,这里应该是“增长”的意思。
(2)“省身也不密”译为:反省、省察自己的时候就会有疏漏。根据课内的“三省吾身”的“省”翻译为“反省,省察”,这里也是这个意思。
(3)“非淡泊无以明志”译为: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明,明确。故选③。
(4)“见理也不明”译为对于事情的一些道理规律,就会看不明白。明,明白。故选②。
7.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1)重点词语:静,恬静;修身,修养身心;养德,培养品德。以,用来。
(2)重点词语:言,话;盖,原来是;症,毛病。
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静”是学习的基础”照应甲文中“夫学须静也”,这句话可以译为:学习必须静心。这里强调的了静心是学习的基础,是先决条件。“静”是省心明理的前提,这句话照应乙文中的“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这句话强调了静心在反省自身和观察事物方面的作用。如果不能静心,那么如果静不下心来,在我们反省、省察自己的时候就会有疏漏,这样就不能真正全面体察自己,对于一些不经意的小毛病就会忽略掉,认识不足,改正不了,它就会一直存在。如果静不下心来,对于事情的一些道理规律,就会看不明白,看不清事物的本质,这样处理事物就会出现差错。所以,省心明理的前提是“静”。
9.考查对人物思想感情的分析。
甲文中“将复何及?”是一个反问句,强烈的反问句也会使用感叹号。诸葛亮告诫儿子“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经济世,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儿子的担忧,担忧他不珍惜时间,会贻误终生。这是从反面告诫儿子,要珍惜光阴,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乙文中曾国藩在唐先生的开导之下,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毛病,下定决心要改过自新。同时从反面说,如果知错不改,那就是自暴自弃,那就真的成了自己鄙视的人。这里的感叹号表达的语气十分强烈,表达了曾国藩痛改前非的坚定信心,也对那种知错不改的行为,表达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还我缘缘堂》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寒夜雁阵》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河流》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家书上的爱》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监控下的娘》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没有思考何谈表达》《这些年轻人为何“词穷”》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秘密》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人类自动驾驶的百年情结》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如果苹果长了耳朵》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步》含答案解解析.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聊斋志异牧竖》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游沙湖》《满井游记》含答案解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安贫述(其二)》《游琅琊山记(节选)》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大道之行也》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大唐新语——张玄素为给事中》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凡战,所谓饵者》含答案译解析.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芳容至孝》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后汉书——陈寔,东汉人也》含答案译解析.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皇祐二年,吴中大饥》含答案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