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呵护稚阳,守护童真:儿童中医预防保健之道
孩童如初升旭日,生机蓬勃,却也娇嫩脆弱。中医育儿,素来强调“治未病”,即通过日常的精心调护,增强小儿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让孩子远离疾病困扰,健康茁壮成长。这不仅是对孩子身体的呵护,更是对其生命潜能的温柔滋养。
一、儿童生理特点与保健原则
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五脏六腑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气血津液相对不足,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犹如刚萌芽的幼苗,需要悉心照料。同时,小儿又“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只要调护得当,便能快速成长。基于此,儿童中医预防保健的核心在于“扶正祛邪”,即通过各种方法扶助小儿正气,增强其自身免疫力,同时避免邪气(如风寒暑湿燥火等)的侵袭。
二、饮食有节,脾胃为后天之本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小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而脾胃则是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的关键。
1.食养为先,均衡搭配:小儿饮食应以五谷杂粮、新鲜蔬果为主,适当搭配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力求种类多样,营养均衡。避免过于精细化,鼓励孩子尝试不同口味的天然食物,培养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所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正是此意。
2.食有时,定量有度:要养成规律的进食习惯,按时三餐,不暴饮暴食,也不过度饥饿。晚餐不宜过饱,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影响睡眠。对于零食,应加以引导和控制,避免影响正餐食欲,尤其要远离过多的高糖、高脂、油炸及膨化食品,这些食物易生痰湿,损伤脾胃。
3.寒温适宜,细嚼慢咽:小儿脾胃运化功能尚弱,饮食宜温不宜过凉,以免损伤脾阳;亦不可过热,以防烫伤消化道。进食时应教导孩子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4.因人择食,辨证施养:不同体质的孩子,饮食调理也应有所侧重。如平素易上火的孩子,可适当食用绿豆、冬瓜、梨等清热之品;而脾胃虚寒、易腹泻的孩子,则应少食生冷,可适当食用山药、莲子、红枣等温补脾胃之物。
三、寒温适宜,顺应自然养形骸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老话蕴含着深刻的养生智慧。
1.衣被适度,勿过暖过寒:小儿阳气相对旺盛,活动量大,易出汗。穿衣应以保暖而不燥热为度,比成人略少一件亦可。避免过度包裹,以免汗出当风,反而易受外邪侵袭。夜间睡眠时,被子也不宜过厚,以手足温暖而不出汗为宜。
2.适应寒暑,及时增减:根据季节和气温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春季乍暖还寒,要注意“春捂”,尤其背部和腹部不能受凉;夏季炎热,应注意防暑降温,但空调风扇不宜直吹,避免贪凉饮冷;秋季干燥,宜注意保暖防燥;冬季寒冷,应注意防寒保暖,但也要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四、起居有常,规律作息促生长
规律的生活作息是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1.保证睡眠,顺应昼夜:睡眠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肝气的疏泄和气血的充盈。应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
2.动静结合,适度运动:小儿天性好动,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如跑跳、玩耍、晒太阳等,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但也要避免过度疲劳,运动后及时擦汗,更换干爽衣物。
五、情志调畅,疏肝理气助安康
小儿虽天真烂漫,但也有其情志活动。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1.愉悦情志,避免惊恐:尽量让孩子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惊吓、哭闹、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不良情志刺激会影响脏腑功能,导致疾病发生。
2.合理引导,循循善诱:对孩子的教育应耐心引导,鼓励为主,避免粗暴打骂,保护其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六、推拿保健,简便廉验促健康
小儿推拿是中医特有的一种外治疗法,通过特定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特定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防治疾病的目的,操作简便,安全有效,非常适合家庭日常保健。
1.捏脊:沿脊柱两侧(督脉及膀胱经),从尾椎骨(长强穴)向上捏至大椎穴,每次3-5遍。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健身体的作用,对小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感冒等均有良好的预防保健效果。
2.摩腹: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或食中无名指指腹顺时针轻轻摩动,每次1-3分钟。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
3.按揉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1-2分钟。具有健脾和胃、益气强身的作用,是强壮保健的要穴。
4.按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掌心,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1-2分钟。能滋肾水,降虚火,安神定志,增强体质。
5.推坎宫、揉太阳:坎宫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用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