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病毒的分子诊断方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革热简介登革热,又名骨痛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登革热症状1、发热2、全身毒血症状3、皮疹4、出血5、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的特点特点:1、地方性2、季节性3、突然性4、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疫情常由一地向四周蔓延。

登革热的历史1779年于开罗发生,于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发生1873年于台湾澎湖县发生1987-1990南台湾大爆发1978年5月2日广东佛山石湾镇发现首例病人。1999年夏季福州市近郊发生登革热流行2004年福州市台江、连江、闽侯发生局部流行2001-2006年广东省共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2897例。

登革热的分布现状全球每年约有五千万宗登革热个案,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域。

登革热病毒

登革病毒基因组结构

传播登革病毒的虫媒埃及伊蚊(Ae.aegypti)白纹伊蚊(Ae.albopictus)

分子诊断方法1、TaqManMGB实时荧光RT-PCR法2、核酸杂交技术3、RT-NEST-PCR4、多重PCR

TaqManMGB实时荧光RT-PCR法目前最主要采用的对登革热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在2009年成为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2301-2009)

技术背景是在定性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酸定量技术。于1996年由美国Appliedbiosystems公司推出,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Ct值和标准曲线对样品中的DNA(orcDNA)的起始浓度进行定量的方法。是目前确定样品中DNA(或cDNA)拷贝数最敏感、最准确的方法。

引物和探针FAM:荧光报告基团MGB:荧光淬灭基团Den-FP:Den-RP:Den-Probe:

技术原理

技术原理

技术优点1、特异性更强2、能有效解决PCR污染问题3、自动化程度高4、可实现荧光信号的积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可以实时监控RT-PCR过程。

应用领域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在检测登革热病毒、口蹄疫病毒、马秋波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等方面。

展望1、多重RT-PCR的改进2、RT-NEST-PCR的改进3、探针的改进和新探针的发现

谢谢大家!ThankYou!

文档评论(0)

MyDar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