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5分)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8分)

luòtuo()zhēngróng()yōuyǎ()kǒngbù()

páihuái()fěitú()xīshēng()chèdǐ()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掺和(chān)栖息(qī)间断(jiān)挑剔(tī)

B.蜜饯(jiàn)正月(zhēng)急遽(jù)依偎(wēi)

C.坚劲(jìn)燕山(yān)暂时(zàn)追悼(dào)

D.花圃(pǔ)瞅见(chǒu)赤裸(luǒ)匪徒(fěi)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万象更新截然不同青面缭牙随心所欲

B.张灯结彩悠哉游哉荒芜人烟春风拂面

C.哄堂大笑天涯海角头晕目眩乌合之众

D.能歌善舞天崖海角行善积德不一而足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仿写拟人句)

(2)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缩句)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4)我们要学习和发扬赖宁的先进事迹。(修改病句)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2)千磨万击还坚劲,。(郑燮《竹石》)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朱自清《匆匆》)

(4)《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通过回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迹,展现了父亲革命的坚定信念。

口语交际(5分)

小学即将毕业,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师或同学说。请选择其中一位,用简洁、真诚的语言表达你的心声。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片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天的景象。(2分)

除夕“热闹”体现在哪些方面?用“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3分)

正月初一与除夕“截然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正月初一的特点。(3分)

从片段中,你感受到了北京春节怎样的氛围?(4分)

(二)课外阅读(18分)

母亲的米袋

小时候,每次去外婆家,母亲总爱背着一个米袋。那是一个普通的粗布米袋,上面印着“丰收”两个褪色的大字。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母亲去外婆家。路上,我好奇地问:“妈,咱们为什么每次都要带米去外婆家呀?外婆家不是有米吗?”母亲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外婆年纪大了,种不动地了,这米是咱们自家种的,带着踏实。”

到了外婆家,母亲把米袋递给外婆,外婆接过米袋,用手掂了掂,眼角笑成了月牙:“还是我闺女贴心,知道我爱吃家里种的米。”说着,就招呼我们进屋,忙着淘米做饭。

后来,我上学了,去外婆家的次数少了,但母亲依然坚持每次去都背着米袋。有一次,母亲生病发烧,身体很虚弱,我劝她:“妈,这次别带米了,咱们到镇上买一袋送去就行。”母亲摇摇头,说:“买的米哪有自家种的香?外婆吃惯了咱家的米,换了她会不习惯的。”说完,还是吃力地把米袋扛上了肩。

如今,我也长大了,母亲却渐渐老了,背也有些驼了。去年秋天,我陪着母亲去外婆家,路上,我主动接过母亲手中的米袋,对她说:“妈,这次让我来背吧。”母亲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背着米袋,走在母亲身后,忽然发现,这米袋好像变轻了,又好像变重了。轻的是米的重量,重的是母亲对外婆深深的牵挂。

文章围绕“母亲的米袋”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联系

文档评论(0)

151****9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