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VIP

2022届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2.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3.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4.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5.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6.以下哪项表述是对明代“朝贡贸易”的准确理解

A.朝贡贸易意在展示天朝威仪 B.朝贡国可自由来华贸易

C.各朝贡国贡期一致 D.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

7.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的结论是: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8.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①重建儒学信仰 ②人人都有良知 ③无私则无心 ④道德自我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下图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

湖北抢修长江、汉江堤工图(局部)

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 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

10.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A.建立通政司 B.建立密折制

C.设立枢密院 D.设立军机处

11.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

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D.“别黑白而定一尊”

12.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①崇尚儒家文化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③延揽汉族文士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A.清军在天山南路用兵获胜 B.清军彻底击败噶尔丹

C.清军击败沙俄收复雅克萨 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

1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