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科危重病人护理使用护理操作规程.docxVIP

烧伤科危重病人护理使用护理操作规程.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烧伤科危重病人护理使用护理操作规程

一、概述

烧伤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具有高要求、高风险的特点,需要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促进康复。本规程旨在规范烧伤科危重病人的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

二、危重病人护理操作规程

(一)评估与准备

1.接收病人时,立即进行生命体征评估,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2.快速评估烧伤面积和深度,记录烧伤部位、程度(如一度、浅二度、深二度、三度烧伤),并估算总面积。

3.检查病人意识状态,观察有无呼吸困难、休克等危重表现。

4.准备急救物品,如氧气装置、呼吸机、监护仪、输液设备、烧伤敷料等。

(二)紧急处理

1.迅速脱离热源:如果是火焰烧伤,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降温,避免热力继续损伤。

2.创面处理:

(1)轻度烧伤(一度、浅二度):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外涂烧伤膏,保持创面清洁。

(2)重度烧伤(深二度、三度):快速清创,去除焦痂和异物,避免感染。

3.抗休克治疗:

(1)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一般选择粗针头,必要时建立深静脉通路。

(2)补液:根据烧伤面积和体重计算补液量,成人烧伤面积超过20%时,需快速补液(如第一个8小时补总量的50%)。

(3)监测尿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呼吸道管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给予氧气吸入,监测血氧饱和度。

(三)病情监测

1.生命体征监测:每30分钟至1小时监测一次生命体征,直至稳定。

2.创面监测:每日检查创面有无感染迹象(如红肿、脓液、发热),及时更换敷料。

3.并发症预防:

(1)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深呼吸,定时拍背。

(2)预防压疮:定时翻身,保护骨突部位。

(3)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肢体活动。

(四)护理措施

1.创面护理:

(1)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创面,避免污染。

(2)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干燥。

(3)深度烧伤需定期进行暴露疗法。

2.疼痛管理:

(1)评估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如曲马多、吗啡等)。

(2)采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如放松训练、分散注意力)。

3.营养支持:

(1)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无法进食者行肠外营养。

(2)监测体重和生化指标,调整营养方案。

(五)心理护理

1.危重病人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需及时沟通,给予心理支持。

2.解释治疗过程,增强病人信心。

3.鼓励家属参与护理,提供情感支持。

三、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2.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镇痛药物可能导致嗜睡或呼吸抑制。

3.定期记录病人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4.护理人员需具备应急处理能力,熟悉各项急救技能。

二、危重病人护理操作规程

(一)评估与准备

1.接收病人时,立即进行生命体征评估,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具体操作如下:

(1)测量体温: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下或直肠温度,危重病人优先选择直肠温度。

(2)测量脉搏: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计数30秒并乘以2,记录节律和强弱。

(3)测量呼吸:观察胸廓起伏,计数30秒并乘以2,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有无异常声音。

(4)测量血压:使用标准袖带式血压计,确保袖带松紧适宜,肱动脉与心脏齐平,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2.快速评估烧伤面积和深度,记录烧伤部位、程度(如一度、浅二度、深二度、三度烧伤),并估算总面积。具体方法如下:

(1)采用“手掌法”:患者手掌面积约为体表总面积1%,用于估算小面积烧伤。

(2)采用“九分法”:将体表分为11个区域,每个区域代表9%面积,如头颈部(9%)、躯干(27%)、两上肢(18%)、两下肢(46%)。特殊部位(会阴)单独计算。

(3)测量烧伤深度:使用镜面或手电筒照射创面,区分烧伤层次。一度烧伤表现为红斑、疼痛;浅二度烧伤表现为水疱、剧痛;深二度烧伤表现为湿润、痛觉迟钝;三度烧伤表现为焦痂、无痛。

3.检查病人意识状态,观察有无呼吸困难、休克等危重表现。具体评估方法如下:

(1)意识状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包括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三个维度。

(2)呼吸困难: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听诊双肺呼吸音,检查有无三凹征。

(3)休克表现:评估皮肤颜色(苍白或发绀)、温度(湿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监测心率(100次/分)、尿量(0.5ml/kg/h)。

4.准备急救物品,如氧气装置、呼吸机、监护仪、输液设备、烧伤敷料等。具体清单如下:

(1)氧气装置:氧气瓶、鼻导管、面罩、流量表。

(2)呼吸机:可调压呼吸囊、简易呼吸器。

(3)监护仪:心电监护仪、无创血压监测仪、血氧饱和度

文档评论(0)

岁月长青静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