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试题(三)历史试题(Word版).docVIP

2022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试题(三)历史试题(Word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2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法家普遍认为应该依法治国,以法为教,同时又认为通行全国,百姓家喻户晓的法令应由统治者一人制定,监督法令执行的官吏也由统治者一人管理。这表明当时法家的法治思想

A.实质仍是为人治服务B.与现实政治相脱钩

C.巩固了君主专制体制D.基础是人性自私论

2.下表是据司马迁《货殖列传》的记载编制的西汉初期10大富豪及从事行业简表。据此可知,西汉初期

位次

属地及人物

从事行业

位次

属地及人物

从事行业

1

四川卓氏

冶铁

6

河南洛阳师史

大型船舶业

2

四川程郑

冶铁

7

河南任氏

农业,畜养业

3

可南南阳孔氏

冶铁,长途贩卖业

8

边陲桥姚

养殖业

4

山东曹邴氏

冶铁,高利贷

9

蜀郡邓通(官商)

铸钱业

5

山东刀闲

盐业

10

江苏吴王刘濞(官商)

铸钱,冶铁,盐业

A.川豫鲁等地经济最为发达B.冶铸技术获得了长足进步

C.铁器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D.盐铁专卖扩大了利润空间

3.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侯,复坐置官属”的现象。这一现象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

C.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4.有学者指出,宋代以来,唐代绘画所承担的政教功能已经逐渐弱化,所扮演的“国之鸿宝,理乱之纲纪”的角色已经淡去,开始朝着“适性悦情”的方向发展,更多的扮演“装点厅堂”“抒情达意”的角色。这反映出宋代绘画

A.深受理学观念的影响B.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C.呈现朴素淡雅的特征D.蕴含着科学理性精神

5.下图为中国古代995—1124年铜钱铸造量统计图(单位:万贯)。图中铜钱铸造量大减主要由于

A.富户盛行储藏铜钱B.市场逐渐流通纸币

C.白银大量流人国内D.国家赋役统一征银

6.1755年,福建巡抚钟音奏报:“吕宋夷商供称广州货难采买,所带番银十五万圆要在内地置买绸缎等物,已择殷实铺户林广和、郑得林二人先领银五万圆带往苏、杭采办货物。”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也奏报,外商在广州购买的丝货“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卖与各行商,转售外夷”。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江南地区融入了海外市场B.江浙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C.江南官营手工业规模扩大D.苏杭成为国内外市场枢纽

7.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在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清政府不仅逐渐放弃了封禁政策,命令地方官员“招民试垦”,而且还先后创办了吉林机器局、漠河金矿及一批新式学校。清政府此举旨在

A.创办民族工业B.应对列强侵略C.缓和社会矛盾D.缓解边疆危机

8.1896年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说:“近年各省所设学堂,虽名为中西兼习,实则有西而无中……各省学堂,既以洋务为主义,即以中学为具文,其所定中文课程,不过循例咿唔之事。”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中国

A.传统纲常礼教已经被抛弃B.中西文化呈现出交融之势

C.教育近代化取得一定成效D.西学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9.下表是“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1887—1936年)”表。据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近代中国

国民收入占比

就业人口占比

年份

1887年

1936年

1887年

1936年

农业(%)

69.62

64.50

80.00

75.52

工业和服务业(%)

30.38

35.50

20.00

24.48

A.外国侵略延缓近代化进程B.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

C.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10.下图为民国廿六年11月田汉等创办的《抗战戏剧》创刊号目录(部分)。这反映了当时

短论

进一步严肃我们的阵线

争取抗战演剧的自由

抗战戏剧大众化

剧本

塞上风云

黄埔月

卢沟桥

通讯

展开戏剧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