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七单元(十五).docxVIP

2024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七单元(十五).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2024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七单元(十五)

PAGE2

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月既望”中的“望”是望日,通常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B.“泰山之阳”中的“阳”是南面的意思。

C.“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中的“乾隆”是清高宗的谥号。

D.“戊戌晦”中的“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谥号”错,应该是年号。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故选C。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脉脉(mài)????颤动(zhàn)???乘凉(chéng)????独处(chǔ)的妙处(chù)

B.酣睡(hān)????参差(cī)?????袅娜(nà)??????蓊蓊郁郁(wěng)

C.点缀(zhuì)???倩影(qiàn)???皱缬(xié)???????梵婀玲(fàn)

D.惦着(diàn)???羞涩(sè)?????宛然(wǎn)??????踱着步(dù)

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脉脉”的“脉”应该读作“mò”;“颤动”的“颤”错误,应该读作“chàn”。

B.“袅娜”的“娜”应该读作“nuó”。

D.“踱着步”的“踱”错误,应该读作“duó”。

故选C。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歧(qí)韵??????譬如(bì)?????嘶(sī)叫??????凋谢(diāo)

B.耗(hào)子?????开拓(tà)?????落蕊(ruǐ)?????一椽(chuán)

C.橄榄(lǎn)??????落寞(mò)???细腻(nì)??????廿(niàn)四桥

D.着(zhuó)?衣???椭(tuǒ)圆????萧索(xiāo)???潭柘寺(zè)

答案:C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A项,“譬”应读作“pì”;

B项,“拓”应读作“tuò”;

D项,“柘”应读作“zhè”。

故选C。

4、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D.或曰,此东海也

答案:B

本题考查掌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B项,为介词结构后置,正确语序是: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

ACD三项皆为判断句。

故选B。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麋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相与枕藉乎舟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答案:C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A项,第一个“于”,介词,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第二个,介词,在。

B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连词,表并列。

C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D项,第一个“乎”,介词,相当于“于”;第二个,助词,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

故选C。

小提示: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麋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举匏樽以相属

答案:C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

文档评论(0)

192****85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