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农田机井安装施工计划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4,远低于发达国家0.7-0.8的水平。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干旱频发,部分地区地表水源不足,农田灌溉保障率偏低,制约了粮食稳产增产。XX县作为农业大县,现有耕地面积65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仅42万亩,30万亩耕地仍依赖“望天吃饭”。为贯彻落实《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及《农田水利条例》要求,加快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县政府决定实施2023年农田机井建设项目,通过新建机井及配套设施,提升地下水利用效率,解决干旱缺水区域灌溉难题。本项目涉及XX镇、XX乡等6个乡镇,计划新建机井120眼,配套水泵、智能控制系统及输变电工程,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灌溉面积3.2万亩,惠及农户8500户,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项目目标
1.2.1总体目标
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技术先进、管理高效”的农田机井灌溉体系,提升区域农业抗旱能力,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保障粮食生产稳定。
1.2.2具体目标
(1)工程目标:新建机井120眼,井深30-80米(根据地质条件调整),单井出水量20-40立方米/小时,配套智能水泵120台,铺设输水管道150公里,架设输电线路25公里;
(2)效益目标: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62,年增粮食产量800万公斤,年增经济效益1200万元;
(3)管理目标:建立“县-乡-村”三级机井管护机制,实现机井智能化监控全覆盖,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
1.3项目范围
1.3.1地理范围
项目覆盖XX县6个乡镇(XX镇、XX乡、XX镇、XX乡、XX镇、XX乡),32个行政村,耕地集中连片,区域地下水丰富,含水层厚度10-30米,矿化度小于1g/L,适宜机井建设。
1.3.2工程内容
(1)钻探成井:包括物探定位、钻进施工、井管安装(采用钢筋混凝土滤水管与井壁管组合)、滤料回填、洗井及抽水试验;
(2)设备安装:配套QJ型潜水泵(功率7.5-22kW)、智能控制柜(具备远程启停、水位监测、故障报警功能)、压力传感器及流量计;
(3)配套设施:新建井房120座(采用砖混结构,面积12㎡/座),铺设PVC输水管道(DN110-DN200,工作压力0.6-1.0MPa),架设10kV线路及变压器(容量50-100kVA)25台;
(4)智能系统:建设县级机井监控平台,实现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用水计量及故障诊断功能。
1.4项目依据
1.4.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田水利条例》(2016年国务院令第669号)、《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2016年修订);
1.4.2技术标准
《机井工程技术规范》(GB/T50625-2010)、《农用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18);
1.4.3政策文件
《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XX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21-2025年)》;
1.4.4设计资料
《XX县2023年农田机井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水规〔2022〕28号)、《XX县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2020-2030年)》、《项目区水文地质勘察报告》(XX地质院〔2023〕15号)。
二、施工组织设计
2.1施工准备阶段
2.1.1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项目区32个行政村进行逐点踏勘,重点核查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埋深、周边电力线路走向及村民灌溉习惯。收集近三年气象数据,确认旱季(3-5月)为施工窗口期。同步调取国土部门土地利用现状图,标记需避让的生态保护红线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2.1.2施工图纸深化设计
基于勘察报告调整井位布局,将原设计的120眼机井优化为集中式与分散式相结合:在XX镇连片耕地布设80眼井形成灌溉网络,在XX乡零散地块设40眼单井。重新设计输水管网,采用主干管+支管+毛管三级结构,减少管道交叉点12处,降低水头损失。
2.1.3资源调配计划
采购3台回转式钻机(型号XY-5),配备φ400mm三翼合金钻头。提前储备φ200mm螺旋焊管200吨、PVC-U管材150公里及智能电表200套。组建4支施工队,每队含钻工4人、电工2人、普工6人,配备GPS定位仪、测斜仪等专业设备。
2.2施工实施流程
2.2.1井位放样与定位
采用RTK卫星定位系统精确定位,误差控制在±3cm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