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鉴赏诗歌的炼字(含诗眼);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一般说来,所炼之字是点明主旨的关键字,或是一首诗、一句诗中最精辟、最灵动、最关键的字。;年份;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炼字“技法一”;炼字“技法二”;炼字“技法三”;炼字“技法四”;炼字“技法五”;炼字“技法六”;炼字“技法七”;炼字“七技法”;1.动词: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态美;
使诗歌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效果
2.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3.活用词:具有化静为动、化庸常为神奇的功效
4.虚词:使文章或开合呼应、悠扬婉转、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
5.数量词:用虚数,使诗歌借助夸张,增强表现力;
用确数,使诗词细腻准确,含意丰富;
凸出动态,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6.特殊词:叠词(增强韵律感,加强效果);拟声词(身临其境);
颜色词(色彩感和画面感)
7.名词:营造特定氛围,强化主旨。;炼字“两规律”;以下诗句,锤炼的是哪些字词?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6.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8.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9.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以下诗句,锤炼的是哪些字词?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3.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4.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5.青峰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6.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7.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8.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例题1】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雨》华岳(宋)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题目: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例题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题目: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1.解字义:结合诗句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最忌只解释字典义,而忽视了语境义。)
2.描景象:结合诗歌相关内容描绘该字所呈现的景象
(写景的:营造了…意境;写人写物的:表现人或物的…特点。)
3.点手法:点明该句运用的手法
4.明感情:结合整首诗歌,体会情感
5.析作用:每种词型的表达效果
(动词:使诗词富有动态感;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题目:请简要分析“系”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练习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题目:请简要分析“老”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练习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诗中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经典例题】;【经典例题】;诗眼;类型;情感;诗眼的考查方式;诗眼的考查方式;【例题1】;诗眼的考查方式;【经典例题】;感谢观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