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_T 2997-2024 特色针法操作规程 中风利咽通窍针.docxVIP

DB14_T 2997-2024 特色针法操作规程 中风利咽通窍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020CCSC10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997—2024

特色针法操作规程中风利咽通窍针

2024-02-08发布

2024-05-07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4/T2997—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操作步骤及要求 2

5腧穴处方 2

6操作方法 2

7注意事项 3

8针刺异常情况处理 3

9禁忌 4

II

DB14/T299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省针灸学会、山西中医药大学、长治市中医院、长治医学院和平附属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山西省大众科技评估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韦玲、郝重耀、韩润霞、吴菁菁、张天生、李蕾、张卫东、宗倩倩、宰风雷、王旭芳、郭翠英、许静、盛强、杨晶、胡瑞峰、杨发明、王秩、温春丽、杨瑞鹏。

DB14/T2997—2024

1

特色针法操作规程中风利咽通窍针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风利咽通窍针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及要求、腧穴处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本文件适用于中风利咽通窍针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46腧穴名称与定位

GB/T33415针灸异常情况处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中风后吞咽障碍

中风后不能安全有效的把食物由口运送至胃的异常情况。可以符合以下情况:食物或饮品从口腔输送至胃部过程中出现问题;口腔及咽喉肌肉控制或协调不灵而未能正常吞咽;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反复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

3.2

口腔期吞咽障碍

临床表现为唇运动明显不对称,流涎,食物或水从一侧口角漏出;舌运动障碍时则表现为舌肌无力,饮水前呛咳,进餐时间延长或口内食物残留,分次吞咽等;软腭运动障碍表现为构音障碍,鼻反流及鼻音,软腭上抬功能差等。

3.3

咽期吞咽障碍

常见于咽缩肌、食管上括约肌功能障碍。吞咽时常见会厌谷或梨状窝大量残留,多次吞咽后不能完全清除,常伴吞咽动作不协调、重复吞咽、腭咽闭合不全、喉结构上抬不充分、环咽肌开放不全等症状。3.4

食管期吞咽障碍

临床表现多为食物滞留于食管。

3.5

中风利咽通窍针

适用于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一种针刺方法。

DB14/T2997—2024

2

4操作步骤及要求

4.1环境要求

治疗环境安静清洁,室内温度适宜,光线充足。

4.2适应症

适用于生命体征平稳,中风后出现吞咽障碍,包括口腔期、咽期、食管期,洼田饮水试验在3级以上者(包括3级)或经造影确诊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

5腧穴处方

5.1口腔期

主穴:地仓、颊车、大迎、舌前2/3

配穴:承浆、金津、玉液

5.2咽期

主穴:风府、哑门、廉泉

配穴:风池、天柱、通里

5.3食管期

主穴:天突、扶突

配穴:内关、照海

6操作方法

6.1操作前准备

6.1.1评估

针刺前需全面了解受术者病情、精神状态、情绪等状况。

6.1.2沟通

加强与受术者之间的交流,嘱其放松心情,解除思想顾虑。针刺过程中,医师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

6.1.3物品准备

75%乙醇,一次性无菌棉棒,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6.1.4体位

指导受术者采取合适的体位,根据病情采用坐位、仰卧位或侧卧位。

6.1.5消毒

DB14/T2997—2024

3

6.1.5.1医者手消毒

医者双手应先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用75%乙醇消毒。

6.1.5.2穴位消毒

用一次性无菌棉棒蘸取75%乙醇在针刺穴位处消毒,口腔中穴位除外。

6.2针刺方法

6.2.1口腔期

a)金津、玉液三棱针点刺出血;

b)舌前2/3部位毫针散刺出血;

c)地仓穴向颊车穴方向斜刺0.5寸,针刺手法为捻转手法,平补平泻;颊车穴直刺0.5寸,针刺手法为捻转手法,平补平泻;大迎穴向地仓穴方向斜刺0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