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从餐具看中国人的饮食方法》含答案解析.docxVIP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从餐具看中国人的饮食方法》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从餐具看中国人的饮食方法》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从餐具看中国人的饮食方法

王仁湘夏未凉

①20世纪中国考古有许多重要的发现,这些考古发现呈现出古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细节,其中当然也包括饮食生活方面的内容。

②我们知道,人类的进食方式主要分为3种:一种是手抓的,一种是用叉子叉食,另一种是用筷子吃饭。中国人是筷子的发明人、主要使用者,这个传统非常古老。但实际上,在古代,我们不仅用筷子进食,还用勺子。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人还曾经用叉子进食。

③先说勺子。勺子的使用应该说是最早的。从发现的证据来看,勺子的使用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在河姆渡文化遗址里就有典型的骨勺子,是用骨头做的。山东沿海地区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先民则是用木头做勺子。在史前的时候,古人会在勺把上钻一个孔,然后把勺子随身挂在腰边,到吃饭的时候拿出来用就行。

④后来,出现了筷子以后,勺子和筷子是配套使用的。一般在餐桌上,都要同时摆上这两种餐具。比较讲究的餐勺是用象牙做的,做成鸟的形状,非常精致。在湖北曾侯乙墓里还出土了最早的金勺子,这个金勺子是个漏勺,说明它不是喝汤用的,可能是用于捞羹汤里的肉。

⑤其实,中国古人是用餐叉的。在距今4000年前,西北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遗址里出土了一些骨制的餐叉,是三齿状的。这种餐叉跟现在西餐的餐叉形状非常接近,大小也差不多。而且,这种餐叉和勺子、骨刀是配套的,跟现在的西餐餐具是一样的。这种餐叉到商周以后还在使用,曾经在洛阳一个战国墓里出土了50多件这样的餐叉,和铜器放在一起。商代以后,餐叉逐渐变成两齿的,而且变得小巧。

⑥我们一般认为餐叉是随着西餐一起传到中国来的,但实际上,西方人普遍使用餐叉是从16世纪开始的,而我们中国人使用餐叉的历史已经有大约4000年。

⑦筷子毫无疑问是中国的国粹。《周礼》中这样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就是说孩子到能吃饭的时候,你一定教他用右手拿筷子吃饭。筷子,从文献记载来看,应该是在商代最早发明的。在殷墟一座大墓里出土了铜制的筷子头,它只是一个套头,铜做的。上面再接上一个木杆,就是一副完整的筷子,当然这个木杆早已腐朽不见了。

⑧在汉代画像石里,我们看到很多使用筷子的场景。其中有一幅《孝子图》,一个孩子拿着筷子夹着食物送到父亲的嘴里,表示孝顺。在敦煌的一幅壁画中,男男女女围坐在一起吃饭,每个人面前除了一个勺子,还有一双筷子。在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参加夜宴的主客面前也都放着筷子,一人一双。

⑨筷子不仅是中国的独特餐具,更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内涵。

(选自2025年1月28日《解放日报》,有删改)

(1)中国古人使用的餐叉有何特点?

(2)文章第③段介绍勺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小云认为下面这句话应该放在第⑧段的结尾。请你解释一下原因。

从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把筷子作为餐桌上必备的餐具。

【答案】(1)骨制、三齿状,与现代西方的餐叉形状非常接近,大小也差不多;与勺子、骨刀配套使用;商代以后变得小巧,为两齿状。

(2)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骨勺子和山东沿海地区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先民使用木勺子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勺子的使用历史悠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第⑧段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了古代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频繁且广泛地使用筷子,把筷子作为餐桌上必备的餐具。这句话在第⑧段可以起到归纳总结该段内容的作用,使段落逻辑更加完整,观点表达更为清晰。

【分析】这篇《从餐具看中国人的饮食方法》条理清晰。开篇点明考古发现与饮食相关,接着依次介绍勺子、餐叉、筷子。运用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如列举遗址出土餐具实例,使说明具体生动。既呈现了中国古代餐具使用情况,又揭示华夏饮食文化内涵,展现了古人智慧,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距今4000年前,西北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遗址里出土了一些骨制的餐叉,是三齿状的。这种餐叉跟现在西餐的餐叉形状非常接近,大小也差不多。而且,这种餐叉和勺子、骨刀是配套的,跟现在的西餐餐具是一样的。这种餐叉到商周以后还在使用,曾经在洛阳一个战国墓里出土了50多件这样的餐叉,和铜器放在一起。商代以后,餐叉逐渐变成两齿的,而且变得小巧”分析,概括为:骨制、三齿状,与现代西方的餐叉形状非常接近,大小也差不多;与勺子、骨刀配套使用;商代以后变得小巧,为两齿状。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根据第③段“从发现的证据来看,勺子的使用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在河姆渡文化遗址里就有典型的骨勺子,是用骨头做的。山东沿海地区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先民则是用木头做勺子”可知,作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用骨头做的骨勺子,以及山东沿海地区大汶口龙山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