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透镜及其应用章节综合.docx

2024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透镜及其应用章节综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

透镜及其应用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4北京燕山初三一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图所示的A、B、C三处,这时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应该(????)

A.只向右移动蜡烛 B.只向右移动凸透镜

C.只向右移动光屏 D.将蜡烛与光屏交换位置

2.(2024北京东城初三一模)如图所示的是小东使用放大镜欣赏邮票时的情境。下列光路图能反映其成像原理的是()

A. B.

C. D.

3.(2024北京房山初三一模)下图所示的光现象,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

B.放大镜把字放大

C.圭表度量日影的长短

D.日晷上呈现指针的影子

二、实验题

4.(2024北京人大附中初三一模)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上;

(2)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之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如图乙所示,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工作的;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让蜡烛和光屏分别以和的速度,从图示位置匀速向左运动,看到光屏上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则成清晰像时蜡烛移动的时间为s,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4)在图乙中,小明将一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蜡烛,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说明该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5.(2024北京西城初三一模)物理课上,同学们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娟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如图所示。小娟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2)为了探究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物距、焦距的关系时,三个小组的同学用高度相同的发光体以及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等器材进行了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

表1(f1=5cm)

表2(f2=9cm)

表3(f3=10cm)

物距u/cm

像高h/cm

物距u/cm

像高h/cm

物距u/cm

像高h/cm

15

1.6

18

3.2

25

2.1

18

1.2

30

1.4

35

1.3

40

0.5

40

0.9

40

1.1

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高度、凸透镜焦距一定时,物距越,实像的高度越高。物体高度、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焦距越,所成实像的高度越小;

(3)小亮和小娟利用凸透镜和光屏观察同一个发光体在各自光屏上所成的像,已知小娟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比小亮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大,若要在两人的光屏上呈现等高的像,则的凸透镜应离发光体更远些。(选填“小亮”或“小娟”)

6.(2024北京顺义初三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5cm。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原理应用在(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

(2)如图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用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且位置不变。为使在光屏上仍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凸透镜B的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

7.(2024北京初三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物距、焦距的关系时,某小组同学用同一发光体以及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等器材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

物距u/cm

像高h/cm

11

5

17

2.5.

40

0.9

表2()

物距u/cm

像高h/cm

24

3

36

1.7

40

1.5

表3()

物距u/cm

像高h/cm

25

4

28

3.3

40

2

(1)表3中的实验数据是该小组同学探究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的关系时得到的;

(2)讲台上有一发光体,同学们利用凸透镜和光屏观察发光体在各自光屏上所成的像,小京所用凸透镜焦距大于小强所用凸透镜焦距,发现两人光屏上呈现的像的高度相等,小京所用凸透镜离发光体的距离小强所用凸透镜离发光体的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2024北京通州初三一模)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器材有带支架的电子蜡烛(图甲)、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B

文档评论(0)

pehal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20106014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