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建筑项目绿色施工示范认证操作手册
作为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施工”,我参与过12个绿色施工示范项目,亲眼见证着行业从“灰头土脸”的粗放模式,一步步转向“穿绿装、戴口罩”的精细化管理。这份手册里的每一个字,都攒着我蹲在工地记录数据的汗,翻烂了三本规范的页脚,还有被检查组“挑刺”后连夜整改的经验。希望能带着刚入行的小兄弟,少走点弯路,把绿色施工这面旗子稳稳扛起来。
一、先聊明白:为什么要做绿色施工示范认证?
刚入行那会儿,我也觉得“绿色施工”就是挂个标语、洒点水降尘。直到跟着师傅做第一个示范项目——某高校教学楼工程,才彻底改了观念。当时甲方要求必须拿“绿色施工示范认证”,我们团队硬是把模板周转率从3次提到8次,混凝土损耗率从5%压到1.2%,光这两项就省了200多万。更直观的是,工地门口的PM2.5监测仪,从“轻度污染”稳稳停在“优”,附近居民散步都愿意绕到工地边看——原来建筑工地也能这么干净。
简单说,绿色施工示范认证不是“形象工程”,是用更聪明的办法干活:通过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行话叫“四节一环保”),既省成本又减排放,还能提升企业口碑。现在很多政府项目都把认证作为投标加分项,有些地方甚至直接要求“必须通过示范认证”。一句话:这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
二、手把手带你走流程:从准备到拿证分几步?
(一)第一步:认清楚“谁能评、评什么”
先说“谁能评”:只要是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等,符合《绿色施工导则》《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的项目,都能申报。注意啊,像拆除工程、临建项目这种“短平快”的,一般不在范围内。
再说“评什么”:核心是过程控制。认证不是看你完工后多漂亮,而是施工全过程是否达标。比如混凝土养护,不是最后测强度够不够,而是看养护期间有没有覆盖保湿膜、有没有定时喷淋;模板支撑体系,不是看搭得高不高,而是看能不能重复利用、有没有浪费。
(二)第二步:提前6个月做“热身”——申报前准备
我带团队做的第一个认证项目,吃过大亏:临申报前半个月才开始整材料,结果发现节水方案里的“雨水收集池容量”和实际用水量对不上,熬夜改了3版才通过。现在我定了规矩:项目开工3个月内,就要启动认证准备。具体要做这几件事:
组个“绿色小班子”:项目经理当组长,技术、材料、安全、后勤负责人全拉进来。我习惯每周三开“绿色碰头会”,专门掰扯“今天哪块没做好”——比如上周材料员说钢筋废料多,技术部立刻改了下料单,把12米钢筋从“切5根2米”改成“切3根3米+1根3米”,废料少了一半。
写一份“能落地”的方案:很多项目的绿色施工方案是“抄规范+堆术语”,检查组一眼就看出来。正确的做法是“贴项目”:比如在黏土地区做基坑,就要重点写“土方平衡”(挖出来的土别乱倒,直接填到需要回填的地方);在缺水城市,就得详细算“雨水收集量”“中水回用量”,甚至画清楚沉淀池、水箱的位置。
留好“证据链”:别等检查时才翻箱倒柜——从开工第一天起,就要把关键数据记下来。我要求现场员每天填“绿色施工日志”,内容包括:洒水降尘次数、废料回收重量、临时用电电表读数……上个月检查时,检查组翻到我们连续30天的混凝土养护温度记录,直接竖大拇指:“这数据,假不了!”
(三)第三步:正式申报——材料怎么交?往哪交?
等项目干到主体结构完成50%左右(大概开工后6-8个月),就可以申报了。申报材料分三部分,缺一不可:
基础材料:营业执照、施工许可证、施工合同(复印件就行,但得盖公章)。
技术材料:绿色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论证,我上次找了3个省专家,光论证会就开了4小时)、过程控制记录(就是前面说的“绿色施工日志”“材料台账”)、自评报告(要对照《评价标准》打分,我们项目上次自评92分,检查组现场复核打了90分)。
证明材料:节水设备(比如智能喷淋系统)的检测报告、节材措施(比如木模板涂脱模剂)的影像资料、环境保护(比如噪声监测)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我特别提醒:影像资料要拍“时间+地点+人物”——别光拍个漂亮的工地,得拍工人在给模板刷脱模剂、机械在自动计量混凝土配比,这样才叫“过程证明”。
材料准备齐了,往哪交?一般是通过省级住建部门的“绿色施工管理平台”线上提交,线下再报一份纸质版到市建筑业协会。去年我们项目提交后,系统提示“材料不完整”,后来发现是节水设备检测报告没盖CMA章——一定要看清楚要求!
(四)第四步:现场核查——检查组最爱看什么?
申报通过后,大概1个月内会安排现场核查。检查组一般3-5人,有专家、有政府人员,他们的“火眼金睛”专盯这些地方:
“四节”现场:
节能:重点看临时用电——宿舍是不是用了节能灯泡?塔吊是不是装了变频装置?我们项目在宿舍装了智能插座,人走自动断电,检查组查电表时,发现生活区用电比同规模项目少30%,直接给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