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藏文工作计划.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园藏文工作计划

作为一名在民族地区幼儿园工作了八年的教师,我始终记得第一次带小班孩子学念藏文“吉祥八宝”名称时的场景——扎西举着画有宝伞的卡片,奶声奶气地问:“老师,这个为什么叫‘曲杰’呀?”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藏文教育不是简单的字符教学,而是让民族文化像种子一样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的过程。结合园所“民族文化浸润式”办园理念,现从实际教学需求出发,制定本学期藏文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纲领,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求,将藏文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以“兴趣启蒙为主线、文化感知为内核、生活应用为延伸”,避免机械认读,着重培养幼儿对藏语言文字的亲切感与认同感。

总体目标分三层次推进:

兴趣层:通过趣味活动让90%以上幼儿能主动参与藏文相关游戏,愿意用藏文短句表达简单需求(如“我要喝水”“谢谢”);

认知层:小班掌握10个生活常用藏文字(如“家”“妈妈”“苹果”),中班20个(含简单词组“早晨”“玩具”),大班30个(结合藏文儿歌、传统故事中的高频字);

文化层:通过藏文学习感知藏族传统节日、饮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如认识“洛萨”(新年)、“酥油茶”等词汇背后的生活场景。

二、具体实施措施

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藏文教育“活”在孩子的每一天里。结合过往教学经验,我将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环境创设、家园共育四个维度展开。

(一)分层设计藏文课程,匹配幼儿发展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认知水平差异大,课程必须“量体裁衣”。

小班(3-4岁):以“藏文与生活”为主题,聚焦日常高频词。比如晨间入园时,在鞋柜上贴藏文“鞋”“袜子”的卡片,孩子换鞋时自然认读;点心时间用藏文卡片标注“饼干”“牛奶”,边拿食物边念名称;户外游戏增设“藏文小火车”——每个车厢贴一个藏文字,幼儿跳上对应车厢时说出字的意思。记得去年带小班,我们用藏文写了“滑滑梯”贴在玩具上,孩子们边玩边念,两周后几乎都能认出来,还会跑过来指着我的杯子问:“老师,‘杯子’的藏文怎么写?”这种自发的好奇让我更确信,小班的关键是把藏文和孩子的生活场景“绑”在一起。

中班(4-5岁):增加“藏文与故事”内容。选择《仓央嘉措童年故事》《雪域小勇士》等适合幼儿的藏地民间故事,截取简短片段,将其中3-5个核心藏文词汇做成字卡,配合手偶表演。比如讲“雪莲花”的故事时,先带孩子观察图片上的雪莲花,再出示藏文“贡布”(雪莲花),让他们摸摸绒布做的花瓣,念一念发音;课后在阅读区投放故事图卡和字卡,孩子可以自己摆一摆、念一念。上周试教时,扎西把“雪山”“湖泊”的字卡摆成小剧场,拉着小伙伴说:“我们来演雪山和湖泊做好朋友吧!”这种创造性的使用让我特别惊喜。

大班(5-6岁):开展“藏文与传承”项目式学习。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比如藏历新年时,和孩子一起用藏文写“吉祥”“健康”的祝福卡,贴在班级“祝福树”上;雪顿节带孩子用藏文设计“酸奶节”海报,画一画酸奶、帐篷、藏戏面具,旁边配上对应的藏文字;毕业季则组织“我的藏文小书”活动,鼓励孩子用藏文写一句话(不会写的字用图画代替),记录在园的美好回忆,最后装订成班本画册。去年大班孩子做的《幼儿园的一天》藏文画册,家长看了都说“没想到孩子能把藏文用得这么生动”。

(二)游戏化教学法,让藏文“动起来”

幼儿的学习是“做中学、玩中学”,藏文教学必须打破“黑板+字卡”的模式。

藏文闯关游戏:在教室设置“藏文小超市”,货架上摆玩具、水果模型,每个物品贴藏文标签,幼儿扮演“小顾客”,用藏文说出想买的东西(如“我要买‘苹果’”)才能“结账”;中大班增设“藏文密码箱”,箱子上贴3个藏文字,幼儿需要找到对应的实物(如字卡“书”对应绘本),全部找对才能打开箱子拿小奖品。

藏文肢体操:把简单的藏文字编成动作,比如“坐”是双手扶膝盖,“站”是双手举高,“跑”是原地踏步,边念藏文边做动作;学“太阳”时,双手在头顶画圆圈,学“月亮”时双手抱成半圆贴在脸侧。上个月带小班做这个游戏,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结束后还追着我问:“老师,‘星星’的动作是什么?”

藏文童谣吟唱:收集改编适合幼儿的藏文童谣,比如《小牦牛》(“小牦牛,毛儿卷,走山路,慢慢颠”),把每句的关键词(牦牛、山路)做成字卡,唱到哪个词就举起对应的字卡;教唱时配合铃鼓、热巴鼓等藏地乐器打节奏,孩子们跟着拍腿、拍手,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卓玛都能跟着哼几句。

(三)创设“藏文浸润式”环境,让环境会“说话”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打算从三个区域入手布置:

墙面环境:教室走廊设置“藏文小驿站”,每周更新3个藏文字,配图片和简单注释(如“经幡”旁画五彩经幡,写“这是藏族人祈福的彩色旗子”);班级主题墙结合当月活动,比如“秋天”主题墙贴藏文“苹果”“青稞”“大雁”,旁边画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