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VIP

2022届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48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周朝的东都洛邑(成周)既成,遂迁曾反对周朝的“殷顽民”于此;同时,封降周的商贵族微子于商朝故都宋地,以代殷商之后;封武王少弟康叔于纣都,成立卫国,赐以殷民七族;封周公长子伯禽以奄国旧地,成立鲁国,赐以殷民六族。西周的这些举措

A.扩大西周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密切了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

C.意在加强控制殷商旧势力 D.消除了商朝后代的反抗斗争

2.先秦时期,生产力水平非常落后,人们信仰神灵,而统治者为了巩固王权,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上天的安排,以得民心。这说明夏商周时期

A.以血缘关系构建国家政治结构 B.统治较为稳定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各项制度尚不健全

3.两汉政府以授田形式“假公田”于流民、贫民,培养出一批同自耕农并列的授田小农,他们拥有了一小块长期供白己使用的国有土地。事实上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公田的所有权部分地发生了转变。这种做法

A.阻碍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繁荣 B.抑制了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

C.利于小农经济下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D.促进了精耕细作小农经济形成

4.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这反映了当时豪强地主经济

A.是古代官营手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古代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的重要表现

C.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开展 D.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

5.有学者指出,从唐朝到宋朝,控制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由隋唐之初的世家大族,到北宋时期的科举文官,再到南宋时期的地方士人精英,这种转变历程不可谓不深刻。这反映出唐宋时期

A.世家大族丧失科举选官资格 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C.制度创新影响社会力量变迁 D.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6.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发展 B.生产方式的革新

C.田庄经济的兴起 D.社会经济的转型

7.明朝在江南市镇等关键要地设立巡检司管理日常治安;对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江南市镇,直接委派县丞、主簿等县级官员驻镇管理;对那些体量特别大的江南市镇,还派遣同知等更高级别的官员驻镇管理。这表明,明朝江南地区

A.基层社会治理加强 B.市镇发展威胁到中央

C.经济发展水平趋同 D.市镇的军事功能凸显

8.明朝政府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清雍正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材料反映出

A.佃户人身地位有所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清朝专制程度弱于明朝 D.儒家传统思想遭到破坏

9.乾隆后期谕旨中提到英国:“在西洋诸国中较强悍,且闻向在海洋有劫掠各国商船之事”。对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等要求,谕旨指出:“如此非分于求,究其心怀叵测,不可不留心筹计……因思各省海疆,最为紧要。”据此推断乾隆帝

A.以天朝观念应对英国人 B.注重维护国家海权完整

C.认清了英国通商的本质 D.对与英国交往有所警觉

10.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探究 D.重实验

11.《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A.依据充分,结论正确 B.依据不充分,结论正确

C.依据充分,结论错误 D.依据不充分,结论错误

12.乾隆以后,清廷为了控制戏曲演出活动,在宫廷中任用大学士等高官,专门撰写历史大戏,而这些人的作品成为“传奇”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度影响了民间戏曲的创作。这表明

A.政治导向影响艺术的发展 B.士大夫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皇帝好恶决定艺术的发展 D.文化专制利于戏曲艺术的发展

13.公元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