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综合复习题(四十二).docx

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综合复习题(四十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综合复习题(四十二)

PAGE2

选择题

1、下列四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成都市地图B.中国政区图C.世界政区图D.四川省地图

答案:A

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条件下,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较选项中的地图,表示范围最小的是成都市地图,内容也最详细。

小提示:该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2、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三要素的是(???)

A.方向B.比例尺C.分层设色D.图例

答案:C

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的三要素分别是方向、比例尺、图例,ABD不符合题意;分层设色不属于地图的三要素,属于地图的辅助要素,C符合题意。故选C。

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A.高原B.丘陵C.山地D.平原

答案:D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海洋用蓝色表示。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

A.极昼、极夜B.四季更替C.昼夜更替D.昼夜长短变化

答案:C

分析:地球绕地轴在不停的旋转,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365天即一年.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交替.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极昼极夜、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属于基础性题目.学生可联系地球公转的知识共同学习.

5、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海拔50米B.甲、乙的相对高度为50米

C.丙地海拔150米D.甲、丙的相对高度为150米

答案:B

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故甲地海拔为100米,故A错误;乙地海拔为50米,丙地海拔为200米,故C错误;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为50米,故B正确;甲丙相对高度为100米,故D错误。故选B。

6、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B.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C.地球被水汽所包围D.地球上没有水

答案:B

地球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海洋越占71%,陆地约占29%,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因此人们经常说应该把我们所生活的星球命名为“水球”更为贴切,主要就是因为地球表面七分为海洋,三分为陆地。故B符合题意。

7、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A.2?.2万千米B.4万千米

C.6371千米D.5?.1亿平方千米

答案:D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中国的陆界长2?.2万多千米,故答案选D。

8、下面四幅图中,M点同时符合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三个条件的是(???)

A.B.

C.D.

答案:A

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读图可知,A中M点的经纬度是(30°W,20°S)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A符合题意。B中M点的经纬度是(30°W,20°N)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B不符合题意。C中M点的经纬度是(10°W,10°S)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C不符合题意。D中M点的经纬度是(50°W,40°S)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D不符合题意。依据题意,故选A。

小提示: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9、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A.先变小后变大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由小变大再变小

答案:A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赤道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赤道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北纬度数越来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南纬度数越来越大,南极是南纬90°。南极的纬度90°S,北极的纬度是90°N,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变小,后变大,故A叙述正确,符合题意,排除BCD,选A。

10、如图,图中湖北鄂州(30?.23°N,114?.52°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D

分析:本

文档评论(0)

199****07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