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质量上不去?校长直言:是这7个环节没抓实,问题不在学生身上!
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把大家聚在一起,我就说一件事,也是教了多少年我们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关键词——“教学质量”。
咱都明白,教学质量不是喊出来的,不是资料袋里翻出几张成绩报表就能代表的,更不是某节公开课搞得热热闹闹,多媒体一开,学生一顿鼓掌就算完成任务。真正的教学质量,是一堂接着一堂教出来、一页作业一页盯出来、一点一滴琢磨出来的,是咱教师的脚下一寸寸走出来的,不是走形式能堆出来的。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事:咱们作为一线教师,每天奔波在两点一线,忙着上课、改卷、开会、备课,各种表格,各种任务。但说到底,咱们最该守住的底线是什么?最该仰仗的本事又是什么?不就是那一节课能不能讲到学生心里去,那一张卷子改完学生能不能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下一次怎么对得起自己?
所以今天这个会,我想借着这机会,咱不搞流程、不读文件,就就教研这“七个老环节”,也就是“备、讲、批、辅、考、评、研”,我们挨条掰开说一说,一起找找问题,一起掂掂办法。
一、教案不能凑数,备课不能“翻一翻就完”
咱先说第一个,也是最基础、最容易被“应付”的——备课。
我知道现在工作任务多,节奏快,有些老师可能真是走马看花:临上课前五分钟翻本教材,PPT套个模板,网上下个教学资源包,一叠打印纸就往讲桌上一丢。这种情况,我不是没看见,也不是没听说。
但我要很诚恳说一句话:这样的备课,对得起学生吗?对得起这门学科吗?我们在教学上“凑”一天,就是在耽误学生一天的成长。
问题出在哪儿?
有人套用教案,挂了个别人的思维方式,自己上课全程模式不匹配;
有人老一套在转,年年教案一字未改,连学生的变化都不入眼;
更有的,干脆是“备教材不备人”,站在讲台上讲自己的节奏,学生台下听不见重点。
怎么改?
我提四个关键词:
1.备目标:知识点不是唯一终点,要明确能力点、学科素养点;
2.备学生:能不能适配这届学生,学生的接受能力、错误倾向在哪里;
3.备路径:导入如何有抓手?提问怎么设计?练习怎样分层;
4.备生成:哪些环节是留有调整空间的?你能不能应变推进?
备课不是剖教材那么简单,是你和学生之间的提前通话,是你为教学设置的一道路标。教得出色从来不是口才,是备出来的“情况判断力”。
二、上课不是脱稿演讲,是认知引领
咱接着说第二点,也是最显功夫的——讲课。
上得好不好,听课就知道。学生愿意听、愿意写、愿意伸手发言,这节课90%的任务就完成了。讲课不是“顺流程”,那叫“播报”;也不是PPT播放+知识点解说,那叫“演示”。
我们想要的,是学生真听进去、能动脑子、能开口说、能落笔写,这才叫好课。
现在有哪些突出问题?
有的老师“语速飞快”,想把知识塞满四十分钟;结果别说学生,巡课的人都迷糊;
有的“代入感太弱”,讲的是教材上的事,和学生眼前生活完全脱节;
有的为了“赶进度”,不给学生停顿时间,更别提重复、交流、思辨了。
讲课这事是门“火候活儿”,音、节、气、神、设计环节、观察反应、点拨引导……一样都少不了。
我的要求只有一条:你上课的时候,记住你是在“带着学生爬”,不是“独自爬完”。
你能让学生爬得轻松一点,那就是真本事;你讲完了,学生还在底下喘,那就是虚功夫。
三、批改作业不是打勾,就是帮学生“再学一遍”
现在咱们有个“自我麻醉”的习惯:作业收上来,打个“√”,标个“75”,装订交上去,一本一本全对,也不翻。
老师们,批改,它不是任务!它是一次知识回放,是一场错误聚焦,是学生的第二次学习机会。
出现的问题:
有的老师“批看似认真”,红笔写满评语,内容却千篇一律:“注意格式”“再细一点”;
有的“反馈跳空档”,学生的作业从来没有讲评时间、没有错题分析,写完即忘;
还有那种“人情批改”,学生写错一半也硬打高分,误导学生错上加错。
我们要追求什么?
“深批+讲评+跟进”是一个闭环,任何一个断了,“写”都白写。
建议:
错题统一整理归类,建立班级错题本;
批改后必须有一次“限时讲评训练”,不是对答案,而是讲“为什么错、如何破”;
优秀作业每两周评一次,亮出来、说思路,激励后进生,借脑优生。
四、辅导不是“留下来抄”,是“盯着那条过不去的线”
“辅导”这两个字啊,太容易被轻视了。
说得狠一点,现在咱不少学生在放学留下来其实是“被看着写作业”。不是不会,而是因为“怕家长催”,你在他心里更像“陪练”,不是“导师”。
可我们真正的“辅”是什么?是“查因+对症+扶起+放行”。
现在的通病:
辅导“流于走神陪坐”:你忙着改卷,学生写写停停;
补课“没有策略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