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交底要点及施工流程优化.docxVIP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交底要点及施工流程优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交底要点及施工流程优化

作为在公路施工一线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施工员,我太清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对路面结构的重要性了——它就像房子的地基,得扛住上面层层的压力,还得耐得住雨水侵蚀和温度变化。这些年参与过十多个项目的基层施工,从最初跟着师傅学“看天看料”,到现在能独立优化流程、解决质量通病,最深的体会是:技术交底不是照本宣科的“走过场”,而是把每个环节的“为什么”“怎么做”“注意啥”掰碎了揉进现场操作里。今天就结合实际经验,和兄弟们唠唠这活的交底要点和流程优化那些事儿。

一、先说说为啥要做技术交底?

干工程最怕“各干各的理”:技术员觉得“这么简单的要求肯定懂”,工人觉得“以前都是这么干的没啥问题”。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半刚性材料,水、水泥、碎石的配比稍微偏一点,压实度差个0.5%,后期可能就会起拱、开裂,修起来比重新铺还麻烦。所以交底的核心是统一标准、明确责任、预判问题——让现场每个人都知道:这一车料该测几个点的含水量?摊铺速度快了会咋样?碾压顺序错了哪里容易软?只有把这些“细节账”算清楚,才能把基层做成“放心层”。

二、技术交底的“前菜”:准备阶段要点

交底不是开工前才拍脑袋想的,得从“人、料、机、场”四个方向提前盘清楚,不然现场容易抓瞎。

2.1人员准备:培训不是形式,是保命符

我们项目组一般提前10天组织交底会,参会的不光是班组长,开摊铺机的、管拌和站的、测压实度的都得来。记得有回某项目没让拌和站操作手参会,结果他按老经验多放了2%的水泥,虽然强度够了,但基层表面全是细微裂缝——水泥多了收缩大啊!所以交底会上必须讲明白:

试验员:每天至少做3次水泥剂量滴定、5次含水量检测,发现偏差超过1%立刻喊停;

摊铺机司机:速度必须控制在2-3m/min,太快了料铺不匀,太慢了前面的料容易初凝;

压路机手:初压用18吨双钢轮先静压2遍,复压用26吨胶轮振压4-6遍,终压再用双钢轮收面,顺序绝对不能乱;

民工班组:边角处必须用小型振动夯补压,漏压的地方后期铣刨返工,扣的是自己绩效。

2.2材料准备:“三分料七分工”,料不行工白搭

碎石得选反击破加工的,针片状含量不能超过15%,压碎值不大于28%——这是规范要求,但现场得自己多盯。去年有批料进场,看着石子挺大,一测压碎值32%,吓得赶紧让供应商换。水泥要用32.5级普通硅酸盐,初凝时间得大于3小时,终凝不超过6小时——初凝太短,料还没铺完就硬了;终凝太长,养护时间不够容易起粉。

特别提醒:碎石要分仓堆放,0-5mm、5-10mm、10-20mm、20-31.5mm四档,仓间用高2米的混凝土墙隔开,防止混料。有次图省事没隔仓,结果摊铺机一铺,表面全是大石子“抱团”,离析严重,最后只能铣刨重铺,亏了十多万。

2.3设备准备:机器也得“体检”

拌和站的电子秤必须提前校准,误差超过0.5%的传感器赶紧换——水泥多放5kg/㎡,成本就涨1块多,还影响质量。摊铺机的夯锤频率要调到中高挡,保证初始压实度能到85%以上,不然后面碾压再使劲也难补。压路机的洒水装置要检查,别让胶轮粘料(粘料会把表层细料带起来,形成“麻面”)。另外,必须配2台以上的装载机,避免上料断档——料等机器耽误时间,机器等料容易让已铺段落超时(水泥终凝前必须完成碾压)。

2.4现场准备:下承层不达标,基层白忙活

交底时必须明确:下承层(比如级配碎石底基层)的压实度必须≥97%,平整度用3米直尺测,间隙不超过10mm。有次没认真验下承层,结果基层铺完后,下承层有个坑没填,导致基层局部厚度只有15cm(设计20cm),后来检测承载力不达标,只能铣掉重做。另外,测量放样要打钢钎挂钢丝,钢丝拉力不小于800N,防止下垂。每10米设一个控制桩,标高误差控制在±5mm,不然摊铺厚度不均,薄的地方容易压碎。

三、施工流程“主菜”:从拌和到养护的全链条控制

准备到位了,接下来就是“真刀真枪”干。这部分的交底要点是卡时间、控温度、盯细节,因为水泥稳定碎石有个“黄金期”——从加水拌和到完成碾压,最多4小时(具体看气温,夏天3小时就得完成)。

3.1第一步:混合料拌和——“生米煮成熟饭”的关键

拌和站操作手必须盯着电脑屏幕,看各档料的流量曲线是否平稳。记得调配合比时,要比设计多0.5%的水泥(因为运输和摊铺会损失部分水泥),但最多不能超过0.8%(超了容易裂)。含水量要比最佳含水量高1%-2%——运输过程中水分会蒸发,到现场正好是最佳状态。有次夏天中午拌和,没调高含水量,料运到现场已经干得“掉渣”,摊铺后碾压根本压不实,只能加水泥浆补救,又麻烦又费钱。

另外,拌和时间至少2分钟,要保证水泥和碎石“裹”得均匀——抓一把料,手捏成团不散,掰开后碎石表面都有水泥浆,这才合格。如果有明显的“白团”(水泥没拌匀),这一车料必须废掉,不能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