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22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一单元声现象课时训练01声现象试题.docxVIP

河北专版2022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一单元声现象课时训练01声现象试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训练(一)声现象

(限时:10分钟)

1.[2022·泰州]如图K1-1所示的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图K1-1

2.[2022·绥化]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地震、火山爆发只有超声波产生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3.[2022·河南]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以下有关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笛管的振动产生的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4.[2022·淄博]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力拉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D.禁止听众喧哗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2022·赤峰]关于图K1-2中的声现象,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图K1-2

A.图甲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图乙中车间工人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弹图丙所示的吉他时,增大拨动弦的力度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D.图丁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

6.[2022·邢台一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

B.汽车倒车雷达和导航系统都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能传递能量

D.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2022·唐山滦南县一模]以下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两个发射装置同时向月球上的探月器发射超声波和电磁波,探月器先接收到电磁波,后接收到超声波

B.敲鼓时,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C.医生用B超给患者检查身体,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一切车辆鸣笛,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8.[2022·石家庄28中二模]关于声和电磁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声和电磁波都会被反射,声呐就是利用超声波反射获得信息的

B.声波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而电磁波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光纤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参考答案】

1.D[解析]卡片在梳齿上以快慢不同的速度划过,那么梳齿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不同,能改变音调,故A不符合题意;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的难易程度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能改变音调,故B不符合题意;用湿手摩擦杯口,水量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能改变音调,故C不符合题意;假设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那么用的力越大,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但不能改变音调,故D符合题意。

2.D

3.D[解析]笛声是由笛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重锤敲鼓时,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C错误;诗人根据听到的犬吠声,猜测大概是芙蓉山主人归来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

4.C[解析]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用力拉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相同的,故C正确;禁止听众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5.C[解析]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车间工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弹吉他时,增大拨动弦的力度可以增大弦振动的振幅,也就增大了响度,故C正确;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声音变小,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

6.C

7.D

8.B

文档评论(0)

186****20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