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省通化市高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VIP

2025年吉林省通化市高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吉林省通化市高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哪个成语的出处不是《红楼梦》?

A.满城风雨

B.指桑骂槐

C.落花流水

D.水中望月

答案:D

2.《离骚》一文中,屈原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A.忧国忧民

B.坚守信仰

C.责怪他人

D.怀才不遇

答案:D

3.以下哪部作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

A.《琵琶行》

B.《长恨歌》

C.《卖油翁》

D.《桃花源记》

答案:A

4.《六国论》一文中,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A.君主昏庸

B.诸侯割据

C.奸臣误国

D.外敌入侵

答案:B

5.以下哪句诗句出自《将进酒》?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C.君不见朝霞映照红颜老

D.君不见大江东去浪淘尽

答案:A

6.《捕蛇者说》一文中,作者柳宗元对捕蛇者的态度是?

A.赞同

B.反对

C.中立

D.质疑

答案:B

7.《论语》中,孔子认为“仁”的核心是什么?

A.爱人

B.尊重

C.忠诚

D.宽容

答案:A

8.以下哪个词人被誉为“诗仙”?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之涣

答案:B

9.《孟子》中,孟子认为人性本是什么?

A.善

B.恶

C.无所谓善与恶

D.可善可恶

答案:A

10.以下哪个作品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

A.《无题》

B.《乌衣巷》

C.《登鹳雀楼》

D.《夜泊牛渚怀古》

答案:A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选集。

答案:诗歌

12.《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______篇。

答案:学而

13.《离骚》一文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屈原的______精神。

答案:不屈不挠

14.《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______矛盾。

答案:封建礼教

15.《捕蛇者说》一文中,捕蛇者的职业是______。

答案:捕蛇

16.《六国论》一文中,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合纵连横

17.《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仁政”思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仁、义、礼

18.《孟子》中,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善端的培养需要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教育、修养、实践

19.《将进酒》一文中,李白的饮酒观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乐观、豁达、自信

20.《乌衣巷》一文中,诗人刘禹锡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场景。

答案:古巷、秋夜、思乡

三、阅读题(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乙】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1)固:______

(2)思:______

(3)盖:______

(4)观:______

答案:

(1)固:使……坚固

(2)思:考虑

(3)盖:大概

(4)观:景象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答案:A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答案:

(1)源泉不深却希望水流长远,根柢不牢固却要求树木茂盛,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

(2)有了志向与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小题4】概括甲文和乙文的中心论点。

答案:

甲文: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乙文:生于忧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yebaofu2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热爱生活,热爱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