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孟浩然传》原文和译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旧唐书孟浩然传》原文和译文

《旧唐书?孟浩然传》选自后晋刘昫等编撰的《旧唐书?文苑传》,是记载唐代诗人孟浩然生平的重要史料。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以“清旷冲淡”的风格享誉后世。

其生平与盛唐文人的仕途选择形成鲜明对照:早年隐居襄阳鹿门山,寄情山水,写下“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等传世佳句。年四十方赴长安求仕,应进士科考试却不幸落第,虽与王维、李白等名士交游甚密,却始终未获朝廷正式任命。关于他因“不才明主弃”诗句触怒唐玄宗的传说,虽见于《新唐书》,但存在引荐人不一、情节不合情理等疑点,且孟浩然本人诗集中未提及面圣经历,可信度存疑。

安史之乱前,孟浩然漫游吴越等地,后归乡隐居,最终以布衣终老。本传虽篇幅简练,却精准勾勒出盛唐文人“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的另一种人生范式——他以未入仕的身份,凭借对山水田园的细腻体悟与清新诗风,成为唐诗史上“以隐成名”的典范,其作品既展现了盛唐的自然之美,也暗藏着文人怀才不遇的淡淡怅惘。

原文:

孟浩然,襄州襄阳人也。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不远,而淡泊清远,自有天然之美。今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注释:

襄州襄阳:古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市,为孟浩然的籍贯与隐居之地,唐代属山南东道。

鹿门山:位于今湖北襄阳东南,因东汉庞德公隐居于此而闻名,是孟浩然隐居期间的常居地。

太学:唐代最高学府,设于京师长安,主要招收官僚子弟与各地才俊,是唐代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内署:指唐代宫廷中的官员办公处,此处特指王维在宫中任职时的官署。

采访使:唐代官职,全称为“采访处置使”,负责监察地方州县官员、考察民生,为唐玄宗时期重要的地方监察职位。

辟置:古代任用官员的方式,指高级官员自行征召属吏,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时辟孟浩然入府即为此制。

病疽背卒:指背部生毒疮病逝。“疽”为中医病症,指皮肤下的毒疮,多因热毒积聚而成,在古代常为致命病症。

伫兴而作:指作诗需等待灵感兴起时才动笔,是孟浩然诗歌创作的重要特点,强调自然天成的创作状态。

译文:

孟浩然,襄州襄阳人也。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孟浩然是襄州襄阳人。年轻时喜好气节道义,喜欢救助陷入危难的人,曾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前往京师长安游历。他曾在太学中赋诗,满座的人都赞叹佩服,没有人敢与他抗衡。张九龄、王维向来很推崇他。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王维私下邀请他进入内署,不久唐玄宗驾到,孟浩然吓得躲到床底下,王维把实情告诉了玄宗。玄宗高兴地说:“我听说过这个人却没见过,为什么要害怕躲藏呢?”下诏让孟浩然出来。玄宗问他的诗作,孟浩然拜了两拜,自己吟诵所作的诗,读到“不才明主弃”这句时,玄宗说:“你没有主动求官,我也从未抛弃过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呢?”于是让他返回故乡。

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采访使韩朝宗约孟浩然一起前往京师,想把他推荐给朝廷。恰逢老朋友来访,孟浩然与友人开怀畅饮,十分尽兴,有人提醒他:“您和韩公约好了时间。”孟浩然呵斥道:“已经喝上酒了,哪顾得上别的事!”韩朝宗大怒,独自动身离去,孟浩然却不后悔。

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张九龄担任荆州长史时,征召孟浩然到自己的幕府中任职,后来幕府解散,孟浩然便离去。开元末年,孟浩然因背部生毒疮病逝。

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不远,而淡泊清远,自有天然之美。今有集二十卷,行于世。——孟浩然作诗,要等到灵感兴起才动笔,构思时极为刻苦,诗歌写成后,删改掉平庸浅近的词句,显得超然独特、精妙不凡。虽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