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树叶拼一拼》教学有感.docxVIP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树叶拼一拼》教学有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树叶拼一拼》教学有感

九月的风刚把校园里的香樟叶吹得泛黄,我便带着一筐收集了一周的树叶,走进了一年级的美术课堂。这是沪教版美术上册的第一课《树叶拼一拼》,原本以为简单的“拼贴”会让课堂一帆风顺,可孩子们的反应却给了我太多意外的温暖与思考。

上课前,我特意在教室角落摆了个“树叶小铺”,里面有枫叶、银杏、梧桐叶,甚至还有几片形状特别的松针。刚进教室,孩子们的小脑袋就凑成了一团,叽叽喳喳地讨论:“这片叶子像小扇子!”“老师,松针能拼小鱼吗?”看着他们亮晶晶的眼睛,我忽然想起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理论——这个年纪的孩子正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实物观察远比课本图片更能激发创造力。于是我没有直接讲步骤,而是让他们先摸一摸树叶的纹理,比一比叶片的形状,有的孩子还悄悄把银杏叶贴在脸颊旁,说“像小裙子的花边”,教室里顿时笑成了一片。

可真正动手时,问题却来了。有个小男孩拿着枫叶半天没动,眼圈红红的。我走过去蹲下来,他小声说:“我想拼蝴蝶,可树叶总掉下来。”原来他用的胶水太多,叶片都粘在了一起。我没有直接帮他改,而是从口袋里掏出提前准备的“双面胶点点”——这是我特意为低年级孩子准备的小技巧,既不会像液体胶水那样弄脏手,又能让树叶牢牢固定。男孩试着贴了一片,突然抬头说:“老师,蝴蝶的翅膀会动啦!”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教学,不只是传授技巧,更是帮孩子把“想不通”变成“我能行”。

课堂后半段,我让孩子们把作品贴在黑板上,组成“树叶森林”。有个女孩的作品格外特别:她用细长的柳树叶拼了“妈妈的头发”,旁边还点缀着几片小枫叶当“发卡”。我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她奶声奶气地说:“妈妈的头发也是长长的,秋天风一吹,就像树叶在跳舞。”听着这话,我心里忽然一暖。艺术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我们教孩子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最终是为了让他们学会观察生活里的爱与美好。就像杜威说的“教育即生活”,这堂美术课里,树叶不只是材料,更是孩子们对世界的小小表达。

下课铃响时,孩子们还围着黑板不肯走,有的说要把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有的说明天还要去捡树叶。我看着他们蹦蹦跳跳的背影,手里还攥着几片被孩子偷偷塞过来的“漂亮树叶”。这堂看似简单的《树叶拼一拼》,没有复杂的技巧,却让我看到了低年级美术教育最本真的样子——不是追求完美的作品,而是保护那份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往后的教学里,我想我会记得今天的小惊喜:一片普通的树叶,只要带着心意,就能拼出最动人的风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美在当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