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朱光潜《人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一、艺术欣赏:1、不能用实用的态度,如考虑能否借此盈利2、不能用科学的态度,如植物学家对松树的观察3、而应采取审美的态度——除松树以及松树激起的情感外,与外物没有关系,它不借助概念进行判断,而是一种情感判断,它不是求真。二、这就是为什么,演曹操的演员被义愤填膺的观众所杀,不是因为观众不够投入,而是因为没有区分艺术和实际(事实)。第2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为何引人入胜,可以概括出一个根本的原因——距离1)空间和时间的遥远性2)人物、情境与情节的非常性质3)艺术技巧和程式4)抒情成分5)超自然的气氛第3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由悲剧展开的延伸议题:悲剧和宗教、文化的关系为什么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大悲剧家有三个产生在古希腊,到了现代,可以说悲剧走向了消亡,这和古希腊的文化特质有何关系?为什么文学史上说,中国没有悲剧?这和文化特质有何关系呢?第4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想像的“自由”一、就其和宗教关系来说,古希腊悲剧是异教精神的体现,为什么?在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的剧作中,常常描写不可抗的盲目的命运,包括神的专横与残忍。神未必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埃斯库罗斯等人的悲剧往往有着阴郁的色调。二、在中国、印度包括希伯来人的文化中,也许是另一幅模样。例如中国的儒家精神,孔子“未知死,焉知生?”、“子不语:怪、力、乱、神。”强调理性,强调道德承担。第5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印度、希伯来人的文化对悲剧的拒绝1、《赵氏孤儿》的特点,孤儿因程婴用自家儿子调包得救,最后杀了仇人屠岸贾。比较一下《哈姆雷特》,同样是复仇的故事,但哈姆雷特在完成复仇的同时也死了,剧中人物不仅仇敌叔父死了,母亲也死了。在朱光潜看来,《赵氏孤儿》其实把悲剧题材写成了喜剧。2、印度迦梨陀婆的《沙恭达罗》也是类似的例子,相爱——失忆——恢复记忆——破镜重圆第6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例如《约伯记》反映的希伯来民族精神,不是走向悲剧体验,而是走向宗教信仰1、《约伯记》的梗概:正直的约伯——相信撒旦——儿女死去、丢失牛羊——“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后来有更大的灾祸(重病、毒疮)——耐心动摇——向神提问、神向他提问——为宇宙的奥秘而虔诚——把自己谦卑地奉献给上帝——获得加倍的赏赐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约伯责难、质疑上帝的地方,如果换成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他们会就此止步,仅仅停留在悲剧观念上,不至于来一个醒悟再到虔诚的转变,更不会从逆境到顺境的转变。第7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是否可以说,象基督教这样的宗教观念会阻遏、抑止悲剧观念的发生一个明显的例证是莎士比亚。朱光潜认为“至少在悲剧里,莎士比亚几乎完全活在一个异教的世界里……从他那些条顿民族的祖先那里继承了悲剧的精神,那些古代的条顿人居住在阴暗的北方,与严酷的气候和狂暴的大海搏斗,随时担心着魔怪和巨龙的侵袭。莎士比亚的悲剧世界里有女巫、魔法师、鬼魂、妖怪和魔鬼……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没有一个具备真正基督徒的感情,没有一个相信来世。”(《悲剧心理学》,《朱光潜全集》·2,页444-445)所以朱光潜径直说“宗教不利于悲剧。”第8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对古希腊人的美学观念的总结1从毕达哥拉斯学派一直到亚里士多德的线索:1、美——数的和谐(从事物本身的属性理解美的问题)2、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的对话中提出的美和效用的关系其实是和人的关系(人的问题提出来了)3、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从对客体的关注转向主体)第9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