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古诗《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赏析《长沙过贾谊宅》,掌握诗歌的意象、情感及表现手法,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参考资料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难点
深入领会诗歌中复杂情感及借景抒情、用典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有许多才华横溢却命运坎坷的文人。他们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长沙过贾谊宅》就是这样一首诗。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他年少有才,却遭谗被贬。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感受作者凭吊贾谊时的复杂情感。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通过多媒体展示作者刘长卿的简介,包括其生平经历、文学成就等。着重介绍此诗的创作背景:刘长卿一生坎坷,曾多次被贬。这首诗是他在第二次被贬途经长沙时所作,借凭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
(三)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疏通诗意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诗句,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合作交流,尝试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点拨,重点讲解: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贾谊被贬谪在此地居住三年,自古以来,留下楚地客子的悲哀。“谪宦”点明贾谊被贬,“栖迟”写其失意居留,“楚客”既指贾谊,也暗指诗人自己。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在人去后我独自寻觅秋草,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独寻”“空见”表现出环境的寂寥和诗人的孤独。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汉文帝虽有道但恩情尚且淡薄,湘水无情,凭吊之意谁可得知?借汉文帝对贾谊的薄情,抒发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怨愤。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寂静的江山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漂泊到天涯。以景结情,表达对贾谊的同情,也流露出自身的感慨。
(五)课本讲解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知识点:此句描绘了贾谊宅的荒凉景象。“秋草”“寒林”“日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冷落的氛围。
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通过描写这种荒凉之景,抒发了对贾谊的追思以及自身的孤独寂寞之感。
用到的句式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秋草、寒林、落日等景,寄托了深沉的情感。同时,“独寻”“空见”用词精妙,“独”突出诗人寻觅时的孤单,“空”表现出环境的空旷寂寥,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六)诗歌赏析
1.分析诗歌意象
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如秋草、寒林、日、湘水等,探讨这些意象的特点及作用。明确秋草、寒林的衰败冷落象征着贾谊的失意,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日的西斜暗示时光流逝,增添了伤感氛围;湘水则既指贾谊曾被贬之地,也代表着诗人的愁绪如湘水般悠长。
2.体会诗人情感
提问: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参考答案:既有对贾谊的同情、惋惜,也有对自身被贬谪的怨愤、不平,还有对人生的感慨、孤独寂寞之情。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直接抒发了对贾谊被贬的悲叹,也融入自身身世之感;“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借古讽今,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
3.探究表现手法
提问: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学生讨论后回答。参考答案:用典,如借贾谊的遭遇来暗指自己的命运;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贾谊宅的荒凉景色抒发情感;对比,以汉文帝的“有道”与对贾谊的“恩薄”形成对比。教师进一步讲解这些表现手法的效果,让学生体会其在诗歌中的妙处。
(七)互动交流
1.讨论环节
提出问题:“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这句诗有何深刻含义?预留10分钟进行讨论。
讨论步骤:
-学生分组,每组围绕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各抒己见。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质疑。
参考答案:表面上是说汉文帝虽号称有道,但对贾谊却恩薄,湘水无情,贾谊的凭吊之意无人知晓。实则是诗人借古讽今,指责统治者不能真正重用贤才,抒发自己被贬的怨愤之情。
2.提问回答
问题:诗中的“楚客”有什么作用?
话术:同学们,我们来思考一下诗中的“楚客”,它仅仅是指贾谊吗?对,它既指贾谊,同时也暗指诗人自己。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并回答。
参考答案:“楚客”一词将贾谊和诗人自己联系起来,使诗人的情感抒发更自然,更能引发读者对诗人身世之感的共鸣,同时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深化了主题。
(八)拓展延伸
让学生搜集整理其他借古讽今或借景抒情的古诗,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九)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长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说明文《被压扁的沙子》教案.docx
-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docx
-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说明文《恐龙无处不有》教案.docx
-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说明文《时间的脚印》教案.docx
-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诗歌《回延安》教案.docx
-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演讲稿《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案.docx
-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演讲稿《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docx
-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文言文《马说》教案.docx
-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演讲稿《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docx
-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文言文《核舟记》教案.docx
- 专题04 天气与气候(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4 中国的经济发展(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训练)(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
-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
-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雨的四季》.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