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试卷及答案.docxVIP

2025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试卷及答案.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必答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必答题为第Ⅰ卷,非选择题为第Ⅱ卷。

2.回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1至4题。

材料一“(秦朝)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海内为一,舆地万里,此非兵之罪也,制御之过也。……天下之心未定,故先王育之以仁,教训之以义,虽有贤圣,亦未肯以仁义之化率天下也,其势不可也。故汤武逆取而王,桀纣逆取而亡。…今秦欲先王之仁义,何以王天下?”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主大业,守慎而已。……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者,所以爱民也。法不善,与无法同。……富国强兵,百代之利器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节录)

1.根据材料一,司马迁认为秦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

A.军事战略失误B.统治失去民心

C.法律过于严苛D.缺乏仁义德治

2.根据材料二,贾谊认为秦朝迅速覆灭的关键因素是()

A.统治者缺乏远见B.军事力量衰弱

C.政治制度僵化D.经济发展停滞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

A.两位史学家观点完全一致B.两位史学家对秦朝灭亡原因的判断存在显著差异

C.司马迁的观点更具历史洞察力D.贾谊的观点更符合秦朝历史实际

4.上述材料反映的秦汉时期历史研究的特点是()

A.史家注重对历史事件进行道德评判B.史家强调对历史人物进行个人评价

C.史家关注对历史规律的探索与总结D.史家注重对历史文献的考据与辨伪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5至8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天下之货,而不惜人力;及至始皇,初并天下,四海之内,至于兆民,皆以贪利争夺。欲无贪利争夺之心,虽贤者不能,岂不哀哉!故圣人治世,爱民如子,以百姓之利为利,以百姓之苦为苦。……故不与民争利,故民不与君争。”

——节选自《盐铁论·复古》

材料二“汉兴,除秦苛政,与民休息。……孝文、孝景时,市井不歌讴,农夫不作息,朝不议朝,夜不议夜。……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节选自《史记·平准书》

5.根据材料一,董仲舒认为秦朝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实行暴政B.商业经济过度发展

C.民众缺乏道德约束D.土地兼并严重

6.根据材料二,汉初“与民休息”政策的主要表现是()

A.减轻赋税,废除盐铁专卖B.重视农业,发展经济

C.置郡县,加强中央集权D.破格用人,推行仁政

7.材料二反映的汉初经济状况体现了()

A.经济持续衰退,民生凋敝B.经济恢复发展,社会繁荣

C.政府财政充盈,储备丰厚D.商品经济活跃,市场繁荣

8.董仲舒和晁错的言论共同反映了()

A.汉代思想界对治国方略的探讨B.汉代统治者对经济政策的重视

C.汉代社会对儒家思想的排斥D.汉代士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9至12题。

材料一“(东汉)灵帝时,党锢之祸起,士人多被杀,禁锢者甚众。……自黄巾之起,天下骚动。……州郡更相侵伐,百姓流离,饥疫相枕,人相食。……及至初平、建安之间,复有董卓之乱,绍、术、瓒、坚等起,并收众奉朝命,名号不一。”

——节选自《后汉书·献帝纪》

材料二“汉末大乱,主弱臣强,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魏武以四世三公之资,又挟天子以令诸侯,遂破袁绍,威震天下。……吴起兵江东,因山险,立基业。……刘备颠沛流离,寄身草野,后得荆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外结好曹,终成鼎足之势。”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9.根据材料一,东汉末年社会危机的主要表现有()

①官僚集团内部斗争激烈②农民大规模起义③经济严重衰退④民不聊生

A.①②③B.①②

文档评论(0)

177****78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