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常用中草药鉴别与功效速查手册
前言
中草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手册旨在为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基层医务工作者以及对中草药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份实用、便捷的参考资料。手册精选了部分临床常用且易于辨识的中草药,简要介绍其主要鉴别特征、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使用注意事项。
请注意:本手册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临床用药指导。中草药的使用需在专业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盲目使用,以免延误病情或引起不良反应。
一、解表药
解表药多具辛味,主入肺、膀胱经,能发散表邪,解除表证。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症。
1.薄荷
*名称:薄荷(正名),又称蕃荷菜、南薄荷。
*来源: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鉴别要点: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异清凉香气,味辛凉。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用法用量:煎服,宜后下。
*使用注意: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2.生姜
*名称:生姜(正名)。
*来源: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鉴别要点:根茎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煎服,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二、清热药
清热药性属寒凉,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热病高热、热痢、痈肿疮毒以及阴虚内热等所呈现的各种里热证候。
1.金银花
*名称:金银花(正名),又称忍冬花、双花、二花。
*来源: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鉴别要点: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用量:煎服。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2.菊花
*名称:菊花(正名),又称白菊花、黄菊花、杭菊花、滁菊花。
*来源: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鉴别要点: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总苞碟状;总苞片多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或黄色,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舌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齿裂。气清香,味甘、微苦。
*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煎服。
*使用注意: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
3.黄芩
*名称:黄芩(正名),又称元芩、枯芩、子芩。
*来源: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鉴别要点:呈圆锥形,扭曲。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三、补益药
补益药又称补虚药或补养药,是指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证的药物。
1.黄芪
*名称:黄芪(正名),又称黄耆、绵黄芪。
*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鉴别要点:呈圆柱形,有的有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中国能建校园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中国能建电规总院招聘(北京)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年产200吨聚烯烃催化剂技改项目环评报告书.pdf
- 上海浦东新区中小学教师考试题目汇总2024.docx VIP
- 血细胞形态识别培训课件终版.ppt VIP
- (一模)吉林市2025-2026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电子教案.pdf
- 工程勘测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PDF VIP
- 2.2开通抖音直播《直播营销》教学课件.pptx VIP
- 综合实践进位制的认识与探究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