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概述一、中国法制史及学习意义二、学习研究中国法制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三、课程内容安排:第一编法典史第二编刑事法律制度史第三编民事经济法律制度史第四编行政法律制度史第五编司法制度史第一编法典史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夏商西周时期立法第一节中国法律的起源一、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途径(一)刑始于兵(二)法出于礼,礼源于氏族习惯二、中国传统法制的基本特征1.礼法结合,一准乎礼2.家族主义,伦理法制3.偏重刑法,以刑为主4.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第二节夏商西周时期的立法思想与主要法典一、夏商西周时期立法指导思想的演变(一)夏商时期的神权法思想——“王权神授”“天讨天罚”(二)西周法律思想的发展1.“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2.礼治思想:“亲亲”“尊尊”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形式与法典1.习惯法——礼:夏礼、殷礼、周礼2.制定法——刑:(夏)禹刑,(商)汤刑(周)吕刑、九刑3.誓:(夏)甘誓,(商)汤誓4.王与权臣发布的文告、命令——诰、训第三节周代的礼与刑一、周代的礼(一)周公制礼(二)周礼的内容1.第一个层面内容:具体的礼仪形式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九礼: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夫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礼记·昏义》2.第二个层面内容:抽象的精神原则“亲亲”、“尊尊”(三)周礼的作用人性有男女之情,妒忌之别,为制婚姻之礼;有交接长幼之序,为制乡饮之礼;有哀死思远之情,为制丧祭之礼;有尊尊敬上之心,为制朝觐之礼。哀有哭踊之节,乐有歌舞之容,正人足以副其诚,邪人足以防其失。故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乡饮之礼废,则长幼之序乱,而斗争之狱蕃;丧祭之礼废,则骨肉之恩薄,背死忘先者重;朝聘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而侵凌之渐起。故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政刑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汉书·礼乐志》1.确定社会成员地位关系,维护严格的宗法等级秩序“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大夫祭五祀,士祭其先。”2.积极预防犯罪,遏制暴乱发生“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治人之道,莫急于礼”(四)周礼的性质二、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1.“礼主刑辅,出礼入刑”2.礼与刑作用不同——礼“禁于将然之前”,刑“禁于已然之后”3.礼与刑在适用上具有不平等性“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立法第一节春秋时期的成文法的制定与公布一、制定和公布成文法的背景——礼崩乐坏二、成文法的制定和公布活动(一)郑国1.子产铸刑书(公元前536年)2.邓析作竹刑(二)晋国1.制定《被庐之法》、《常法》、范宣子制刑书2.铸刑鼎(三)楚国:《仆区法》、《茆门法》三、公布成文法所引起的论争第二节战国时期的变法立法活动一、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1.“法治”思想2.法要公布于众思想3.重刑思想二、李悝《法经》1.《法经》的主要内容《盗》《贼》《囚》《捕》《杂》《具》2.《法经》的历史意义:确立了秦汉以后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为秦汉以后刑法典的编纂确立基本模式。三、商鞅变法1.改法为律2.奖励农耕,奖励军功3.实行连坐,奖励告奸4.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5.取消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第三章秦汉以后的立法第一节立法思想的发展一、汉代德主刑辅思想的确立二、唐代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