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艺术
问题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提出问题,并将问题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从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促发学生思维运转,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问”乃探索知识的起步,“疑”为发出问题的前提。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适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历亲受,自感自悟,静思揣摩,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己发现问题,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趣例激疑,营造和谐氛围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上要依照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选用适当的趣例或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急于解疑的心态,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因。
生活中还有许多趣事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一节时,我这样导入:“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三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就瘫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继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至,屡次实验都相同。为此,人们称之为“魔洞”,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请看今天学习的内容——二氧化碳。”利用趣例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可以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产生认知的内驱力;可以使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波澜迭起,改变那种死气沉沉、平铺直叙、索然无味的局面。
二、引入矛盾,于无疑处设疑
古人云:“于无疑处有疑,方为进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便只能按图索骥、“书”云亦云。于是,教学中我努力做到“适时引入矛盾,于无疑处设疑”,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
如初三化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节,书本上讲的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是反应物,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并且通过几个实验也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但是,教学中我们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在此基础上,又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如果手头缺少二氧化锰,可用什么物质代替?试试看,把氯酸钾和氧化铜的粉末混合加热,效果怎样?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边讨论,边实验,获取了新的知识——氧化铜也可以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又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教师若要求学生写出钠和铜盐反应的方程式,学生大都认为钠把铜置换出来。而实验事实证明,钠和铜盐溶液反应并无红色的铜生成,而是生成了蓝色沉淀,并放出大量气体。“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回答发生了矛盾,学生感到无比惊讶,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三、巧设实验,突破重点、难点
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学生求知途中的“沟沟”、“坎坎”,如何扫除这些障碍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的内容,设置相应的实验,首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然后引导他们讨论、探究,逐渐将认识上升到理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这一重难点,我先让每一位学生都点燃一支火柴,先让火柴头向上燃烧一会儿,再将燃着的火柴倒转,使“头”向下,让大家观察那种情况火柴燃烧得更为剧烈,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认真看书学习,很快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个个露出了幸福的笑脸。
又如,在初四化学《常见的碱》一节中,我在课堂一开始便演示了一个利用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而使滴有酚酞的水倒流到烧瓶里形成喷泉的“魔术”实验。当时,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和培养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课中我进而再补充了通过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气球自己变大的实验,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机会,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求知欲。
四、悖常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往往造成学生看问题片面、肤浅,抓不住本质和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提出一些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训练他们思维的逆向性、发散性、灵活性,以全面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SO42-的检验时”,我取一份溶液,让标签背对学生,向其中加入几滴B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接着加入几滴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这时,我提出问题:该溶液中有无SO42-?“有”,学生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正当学生兴奋、得意时,我话锋一转,“一定有吗?”说着,慢慢转动试剂瓶,让标签对准学生,“啊,硝酸银”学生一片愕然。“想一想,为什么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钡也会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我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这是生成了氯化银的缘故。在此基础上,我们切入正题: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探究.docx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音乐民歌大单元的教学创新与实践.docx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音乐民歌大单元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docx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ocx
-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学欣赏.docx
- 核心素养时代英语学科育人的创新机制_小学德育课程化实施的行动.docx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作业设计与研究.docx
-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英语作业布置与设计.docx
-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广角”课堂教学策略.docx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民歌大单元教学研究.docx
- 2025江苏苏州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企业招聘4人备考题库(第五批)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人才周”校园引才活动135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陕西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空间操控技术研究所非事业编制人员招聘2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西藏非援藏省区事业单位面向西藏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43人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青海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备考题库(1950人)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浙江绍兴杭绍临空示范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招聘14人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招聘8人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广西“三支一扶”招募1652人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广东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招聘环卫工人4人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湖南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开选调第四批和公开招聘第三批工作人员36人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