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灯笼下的新年歌舞秀》新年晚会的歌舞创意小品剧本润色版本
一、场景设定
社区活动中心主舞台(核心创意场景):
铺红金渐变地毯,中央设LED屏(循环播放“新年快乐”“龙年大吉”动态标语,穿插社区居民笑脸照);
舞台左侧设“创意道具区”(堆手工灯笼(贴“吉祥如意”春联贴纸)、自制春联板(可手持说唱用)、民乐乐器模型(塑料二胡、竹笛));
右侧设“歌舞表演区”(放街舞护腕、麦克风、全员合唱用的小灯笼(印“社区一家亲”));
灯光暖红+金黄交替(模拟新年暖光与节日喜庆感),舞台边缘绕红色灯带,悬挂串式小灯笼,营造“创意感+新年味”的热闹氛围,道具均为社区易获取/手工制作(如灯笼、春联板),适配中小型晚会。
后台筹备区(过渡冲突场景):
摆2张木质桌(贴“歌舞创意组”标签),放混放的道具(舞扇错塞春联袋、说唱词卡压在灯笼下)、未组装的灯笼框架、备用电池(麦克风用)、居民手写的新年祝福便签;
墙上贴“歌舞秀创意方案”(用荧光笔标“19:30开场——灯笼舞《红绸闹春》19:45创意节目《春联说唱》20:00民乐混搭街舞《龙年嗨起来》20:20全员大合唱《新年好》20:30倒计时”);
灯光柔和,模拟“创意落地前忙乱补漏”的场景,道具细节暗藏创意线索(如春联板可兼作舞道具),贴合社区实际。
观众互动区(参与场景):
按家庭摆塑料椅(贴“张阿姨家”“李叔家”标签),每桌放手持小灯笼(可发光)、新年糖果盘、荧光棒;
前排设“长辈专座”(放王阿婆的暖手宝、张爷爷的老花镜),背景贴社区居民共写的“百福图”,地面铺浅红地垫(供孩子围坐),灯光暖亮,适配“观众递道具、跟唱互动”,增强新年团圆感。
二、人物设定
林晓(创意发起者/社区文艺骨干):女,28岁,穿着红色卫衣(系“创意组”绶带),手里攥皱巴巴的创意方案(边缘画灯笼涂鸦),性格脑洞大却有点丢三落四,是“创意核心”——提出“灯笼舞+春联说唱+民乐街舞混搭”的组合,却因忙乱让阿杰弄丢舞扇,说话带点急腔却兴奋(如“阿杰!舞扇呢?没它灯笼舞的‘红绸感’就没了!不过……春联板好像也能挥!”),动作总比画舞蹈动作、翻方案,体现对创意的执着。
阿杰(道具组/氛围担当):男,26岁,穿着黑色运动服(裤脚卷到膝盖),手里攥空道具袋(本应装舞扇),性格爱闹爱补位,是“乌龙制造者+救场王”——把舞扇落在社区超市,急中生智用贴满春联的硬纸板当“舞扇”,说唱忘词时带头喊“用二胡凑!”,说话带点大嗓门(如“大家别慌!春联板挥起来比舞扇还喜庆,还带‘新年祝福’呢!”),动作总挥春联板、跳错街舞动作时咧嘴笑,逗笑全场却不冷场。
王阿婆(社区长辈/民乐爱好者):女,70岁,穿着青布棉袄(戴绒线帽),手里攥塑料二胡(社区活动课学的),性格温和爱凑趣,是“温情补位者”——听见说唱组忘词,主动拉起二胡补旋律,还教年轻人用民乐节奏调整舞步,说话带老人口音的缓慢(如“新年歌就得有咱老祖宗的调调,二胡配街舞,热闹又新鲜!”),动作总拉二胡、打节拍,用传统乐器为创意加分。
小雨(说唱组/文静新人):女,22岁,刚搬来社区,穿着白色毛衣(手里攥说唱词卡),性格腼腆却认真,是“创意执行者”——为练春联说唱背了三天词,却因紧张忘词,在王阿婆二胡声中找到节奏,说话带点小声却坚定(如“阿婆的二胡声好稳,我跟着节奏说,好像比记词还顺!”),动作总攥词卡、忘词时低头笑,渐入佳境后敢挥手互动,体现新人的融入。
乐乐(林晓侄子/小助手):男,6岁,穿着虎头棉服(手里攥小灯笼),性格调皮爱帮腔,是“创意小彩蛋”——偷偷在灯笼里塞了闪灯,还在街舞环节冲上台晃灯笼伴舞,说话带奶音(如“姑姑!我的灯笼会亮!比舞扇好看!”),动作总跑跳、举灯笼晃,意外为歌舞秀添了童趣,不惹人烦。
三、剧本正文
第一幕:创意筹备的“乌龙小插曲”
(开场:后台灯光亮,背景音乐放《喜洋洋》民乐版。林晓蹲在地上,把春联贴纸往灯笼上贴;阿杰翻遍道具袋,急得跺脚;王阿婆坐在椅子上,调试塑料二胡;小雨站在旁边,小声背说唱词,乐乐举着灯笼在道具堆里钻)
林晓:(抬头喊)阿杰!舞扇呢?咱们灯笼舞的核心就是“红绸舞扇配灯笼转”,没扇怎么跳?还有15分钟就开场了!
阿杰:(举着空袋子喊)我、我刚才去超市买胶带,把道具袋落在收银台了!现在去拿肯定来不及……不过!(突然瞥见桌上的春联板)林晓你看!这几块贴了春联的硬纸板,硬挺挺的,挥起来跟舞扇似的,还能顺便把“吉祥如意”的祝福亮给大家看!
王阿婆:(笑着拉了段二胡)我看行!新年讲究个“灵活”,舞扇也好,春联板也罢,只要热闹就行!小雨,你那说唱词背得怎么样了?要是忘词,阿婆用二胡给你拖拖音,你慢慢想。
小雨:(攥着词卡,有点慌)阿婆,我、我刚才背得好好的,一想到台下有人,脑子就空了……要不我还是别唱了,去帮大家举灯笼吧?
乐乐:(突然钻出来,举着亮灯的灯笼)小雨姐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