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VIP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好诗到唐代已经做完”

——鲁迅;

一、宋词概说

(一)词的来源

中国诗歌有与音乐相配合的传统:

《诗经》-雅乐汉魏六朝乐府-清商乐唐宋词-燕乐(宴乐)

诗的演唱是依词谱曲,词的演唱则是依声填词。

(二)词的体制

依曲填词定词调,依乐段分片,依词腔押韵。

调有定句,句有定音,字有定声。

(三)分类

(1)按长短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2)按片数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有两段);三叠或四叠(三段或四段)。

(3)按风格分:婉约派和豪放派。;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耸立着争雄对峙、相映生辉的两座奇峰:这就是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婉约派和以苏轼、;

二、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

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第一吃货苏轼出没

从乌台诗案开始,苏轼就开启了

一路被贬一路吃的吃货旅程;

二、作者简介

文学创作(苏词)

在他之前,诗庄词媚,词多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只

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软”,他打破了词为艳科的屏障,把凡是诗所能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里表现,正如刘熙载所说的,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程度,使词走出了樽前檀板、深闺小楼,进入社会民生的广阔天地中。这就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功能,开创了豪放词风。;

苏轼生平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年)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王安石的做

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生平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苏轼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

元丰二年(1079年),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因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出狱以后,苏轼被降

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年幼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被召还朝。在朝半月,

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

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生平

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

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

自比唐代的白居易。

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8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

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生平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苏轼病逝前两个月,遇赦北返的苏轼游览金山寺。寺里,那幅李公麟所画的东坡画像还在——那是寺里的住持冒着极大的危险保存下来的,苏轼看着自己的这幅坐像,心里百感交集,写下了《自题金山画

像》,对他的后半生作一总结。;

二、作者简介

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