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热点命题专项训练真题汇编.docxVIP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热点命题专项训练真题汇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热点命题专项训练真题汇编

一、标题解析

1.学科类型:语文

2.层次:初中(中考备考阶段)

3.作业性质:专项训练真题汇编,兼具练习与备考指导功能

4.知识范围:文言文阅读,涵盖文言实词、虚词理解,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与分析,情感主旨把握等核心考点

二、大纲研究

本专项训练围绕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纲要求展开,知识点覆盖如下: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之”“其”“以”“于”“而”等)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对文言文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鉴赏

三、试题内容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白居易《养竹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3)竹本固()

(4)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何陋之有

B.濯清涟而不妖/人不知而不愠

C.固以树德/以我酌油知之

D.君子见其本/其真无马邪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竹似贤,何哉?

1.【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请分别概括两文所托之物的象征意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又何间焉()

(2)小惠未遍()

(3)神弗福也()

(4)诸将效首虏()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

D.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1.【甲】文中曹刿认为作战的关键是什么?【乙】文中韩信运用了怎样的作战策略?请分别简要概括。

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1.(1)多(2)艳丽(3)坚固(或“牢固”)(4)种植(每空1分,共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1)“蕃”在文中指“多”,可结合“可爱者甚蕃”理解,意为可爱的花有很多;(2)“妖”此处是“艳丽”的意思,“濯清涟而不妖”指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艳丽;(3)“固”结合“竹本固”,指竹子的根很坚固;(4)“树”在此处为动词,“种植”的意思,“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即所以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景物。

2.B(3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中“之”,前者是结构助词,“的”,后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B项中“而”都是转折连词,“却”;C项中“以”,前者是连词,“用来”,后者是介词,“凭借”;D项中“其”,前者是代词,“它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麦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