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伤肺又伤肤!中医“滋阴润肺”三部曲,让你整个秋天水润不干燥.docxVIP

“秋燥”伤肺又伤肤!中医“滋阴润肺”三部曲,让你整个秋天水润不干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进入秋季,你是否开始感到喉咙发干、皮肤紧绷、鼻子敏感甚至干咳少痰?这些正是秋燥的典型信号。中医认为,秋气通于肺,而燥为秋季的主气。这种干燥的气候极易耗伤人体津液,首当其冲的就是喜润恶燥的肺脏。肺主皮毛,肺津受损,皮肤和毛发自然失去滋润。本文将为您提供一套系统的滋阴润肺三部曲,助您从容应对秋燥,保持由内而外的水润。

第一部分:认识秋燥——看不见的津液消耗战

(约400字)1.秋燥的两种面孔:

?温燥:多见于初秋,夏热未消而秋燥已起。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舌边尖红。

?凉燥:多见于深秋,近冬寒而气更燥。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干咳少痰、咽干唇燥,但口不渴,舌苔薄白而干。

2.肺为娇脏,最怕干燥:肺通过鼻窍与外界相通,直接受到燥邪侵袭。其主要功能是宣发肃降,布散津液至全身。燥邪伤肺,会导致:

?宣发失常:皮毛失养,出现皮肤干燥、瘙痒、脱屑,头发枯黄。

?肃降不利:气道干涩,引发干咳、声音嘶哑。

?通调水道功能受阻:津液代谢异常,可能反而导致小便短少,或大肠津亏引发便秘。

第二部分:滋阴润肺第一步:饮食润燥——给身体加润滑剂

(约600字,核心干货)食疗是应对秋燥最直接、最美味的方法。核心原则是减辛增酸,即减少生姜、辣椒等辛散之品的摄入,增加酸味食物以收敛肺气,同时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1.明星润燥食材:

?白色食物入肺:中医认为白色食物多性平或微凉,富含津液,最擅养肺。

?梨:天然矿泉水,生吃清火,熟吃滋阴。对肺热干咳、咽喉干痛效果极佳。

?银耳:平民燕窝,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滋润效果缓慢而持久。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对干咳、失眠尤其有效。

?山药:补脾肺肾之阴,性质平和,不温不燥。

?莲藕:生吃清热生津,熟吃健脾开胃。

?杏仁:分甜杏仁和苦杏仁。日常食用选甜杏仁,润肺止咳,润肠通便。

2.经典润燥食疗方:

?冰糖炖雪梨:

?配方:雪梨1个,冰糖适量,可加少许川贝母(针对咳嗽痰黄)。

?做法:雪梨去皮去核,将冰糖放入梨中,隔水蒸熟。食梨饮汁。

?功效:清热润燥,化痰止咳。适合温燥咳嗽。

?银耳莲子羹:

?配方:银耳、莲子、枸杞、红枣、冰糖。

?做法:银耳泡发后与莲子同煮至软糯,加入红枣、冰糖再煮片刻,最后撒入枸杞。

?功效:滋阴润肺,养心安神。是秋季平补的佳品。

?沙参麦冬老鸭汤:

?配方:老鸭半只,沙参、麦冬、玉竹各15克。

?做法:老鸭焯水,与药材一同放入砂锅,加水煲2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滋阴润燥效果显著,适合深秋凉燥或阴虚体质者。

第三部分:滋阴润肺第二步:起居保津——减少水分蒸发

(约500字)除了开源,更要节流,防止体内津液不必要的消耗。

1.睡眠是天下第一补阴药:

?秋三月,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保证充足睡眠,是滋养阴液的基础。

2.减少洗澡的过度清洁:

?秋季不宜像夏天一样频繁洗澡,尤其要降低水温,缩短时间。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沐浴露,洗澡后立即涂抹保湿霜,以锁住皮肤水分。

3.营造湿润的微环境:

?在室内使用加湿器,或在暖气片上放湿毛巾,将空气湿度维持在50%-60%,能有效缓解呼吸道和皮肤的不适。

4.情绪宜平和:

?悲忧伤肺。秋季草木凋零,易使人产生悲秋情绪。要多与亲友交流,登高远眺,开阔心胸,避免情绪波动耗伤肺气。

第四部分:滋阴润肺第三步:经络穴位养肺——激活身体补水开关

(约400字,核心干货)通过刺激特定经络和穴位,可以激发肺脏的自我调节能力。

1.按摩迎香穴:

?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功效:通利鼻窍,预防鼻炎、感冒。

?方法:用食指指腹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1-2分钟,直至局部发热。早晚各一次。

2.叩击肺经:

?循行:手臂内侧,从锁骨下缘沿上臂内侧前缘,至拇指桡侧端。

?方法:一手握空拳,轻轻叩击对侧手臂的肺经路线,来回数次,以感到酸胀为度。可宣通肺气。

3.按揉鱼际穴:

?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功效:清肺利咽,是治疗咽喉肿痛、咳嗽的要穴。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对侧鱼际穴,力度适中,每次2-3分钟。

4.艾灸/按揉足三里:

?定位:外膝眼下四横指。

?原理:培土生金。通过强健脾胃(土),使气血生化有源,从而滋养肺脏(金)。是根本上增强肺功能的保健要穴。

结语:安然度秋,从滋润开始

(约150字)应对秋燥,是一场由内而外的系统性工程。通过饮食润燥开源,通过起居保津节流,再配合经络调理激活身体自身的保湿系统,三者结合,方能奏效。这个秋天,请用心践行这滋阴润肺三部曲,您将不再惧怕干燥,而是能享受秋高气爽的惬意,拥有水润肌肤和清润呼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9****82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