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减灾日安全宣讲课件.pptxVIP

2025国际减灾日安全宣讲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国际减灾日

目录01国际减灾日02地震灾害篇03雷电火灾篇04洪水台风篇05沙尘泥石流06防灾小知识

国际减灾日第一部分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国际减灾日

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国际减灾日

2025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强调通过教育赋予儿童和青少年掌握应对灾害能力,共享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技能,让他们成为家庭和社区韧性建设的推动者,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2025年国际减灾日

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2025年国际减灾日主题

工作部署安排:一、切实增强灾害韧性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二、强化多渠道多元化投入,着力提升防灾减灾韧性能力。三、强化灾害风险信息应用,完善落实韧性建设标准要求。四、强化宣传引导,推动普及韧性理念和防灾减灾知识技能。2025年国际减灾日

地震灾害篇第二部分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地震又称地动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灾害篇

雷电火灾篇第三部分

电流迅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另外,雷击时产生的是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雷电击伤,亦可使人体出现树枝状雷击纹,表皮剥脱,皮内出血,也能造成耳鼓膜或内脏破裂等。电流迅速雷电火灾篇

不宜在山顶金属晒衣绳不宜在室外游泳池不宜在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停留;不宜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不宜在室外游泳池、湖泊海滨游泳;不宜在孤立的大树或烟囱下停留;docerID:327037375雷电火灾篇

洪水台风篇第四部分

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洪水台风篇

沙尘泥石流第五部分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地形险峻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沙尘泥石流

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沙尘泥石流

防灾小知识第六部分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预防为主,就是要把地震事件发生之后一时的、被动的、消极的救灾活动,转变为地震事件发生之前长期的、主动的、积极的、全社会参与的防御行为。深入的持久的广泛的防灾小知识

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化学品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运输泄漏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入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通风消毒防灾小知识

珍爱生命防灾减灾微信公众号:安全生产管理

文档评论(0)

CHN企业安全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主要提供企业安全 各个领域的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