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日本一弹丸岛国耳,自明治维新以来,力行西法,亦仅三十余年,而其工作之巧,出产之多,矿政、邮政、商政之兴旺,国家岁入租赋共约八千余万元,此以西法致富之明效也。其征兵宪兵预备后备之军,尽计不过十数万人,快船雷艇总计不过二十余号,而水路各军,皆能同心齐力,晓畅戎机,此又以西法致强之明效也。反镜以观,得失利钝之故,亦可知矣。今士大夫莫不以割地赔费,种种要挟为可耻,然今时势所逼无可如何,则惟有急谋雪耻之方,以坐致自强之效耳。——胡燏棻《变法自强疏》
结合材料,思考:和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相比,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带给国人的震撼更甚?中国历来将日本视为弹丸岛国,不甚重视。但是这样让国人不屑一顾的岛国打败了中国,他们还提出了割占台湾、辽东半岛的要求,让国人产生了非常紧迫的亡国感。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带来的情感冲击与理性思考的交织下,出现了一批认识到中国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关口的知识分子……
1895年春,《马关条约》即将签订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朝野一片反对声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声音?为什么人们要在拒签条约的同时请求变法?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在这种几经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情况下,为了挽救中国颓败的局势,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实行政治变革的主张。
正在京师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应试的举人上书光绪皇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公车上书”。这次上书虽没有上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应举的读书人,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代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人物扫描康有为,广东南海人。自幼熟读经史,20多岁时到香港和上海游历,对西方式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感受。此后,他广泛阅读当时能够搜集到的西学书籍、报刊,钻研西学知识。1891年正式在广州收徒讲学,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变法人才。康有为(1858-1927)
人物扫描梁启超,广东新会人。自幼聪颖好学,有“神童”之誉,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890年,梁启超慕名拜访康有为。他自认为对经文诗词颇有所知,康有为却指出那些都是无用之学,并向他讲解变法救国的道理。梁启超听完大为震撼,于是拜康有为做老师,后来成为维新运动的骨干。梁启超(1873-1929)
日本之于台湾,未加一矢,大言恫喝,全岛已割。诸夷以中国之易欺也,法人将问滇、贵,英人将问藏、粤……故谓割地之事是小,亡国之事是大……伏起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反对割让台湾,担心割让台湾引起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这段材料是公车上书中的部分内容,它反映了举人们的哪些诉求?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全国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推动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其中影响较大的报刊有上海《时务报》和天津《国闻报》。维新运动的开展
从1895—1898的大约三年中,一共报道过76个学会……重要的是,这些出色的学会并非全部都集中在少数沿海大城市。它们分设在10个省和31个不同的城市,其中25个在内地。——《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组织学会、传播新思想在当时蔚然成风,变法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自上书不达之后,日以开会之义号之于同志。陈次亮谓办事有先后,当以报先通其耳目而后可举会。报开两月,舆论渐明,初则骇之,继亦渐知新法之益。吾复挟书游说,日出与士大夫讲辩,并告以开会之故,明者日众,乃频集通才游宴以鼓励之。——《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办报高潮从此拉开序幕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变法通议》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梁启超认为变法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材料研读改变官制,改革政治制度。
人物扫描严复,福建侯官人。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赴英国学习海军。留学期间,广泛涉猎西方各种政治学术理论。甲午战争爆发后,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号召救亡图存。同时致力于翻译事业,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严复(1854-1921)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百日维新
此故中国四千年来之变局,亦祖宗二百年来所未遇也……臣民想望,有不可不变之心;外国逼迫,有不能不变之势。然则今日之国是,莫有出于尽革旧习,变法维新者矣。——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s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 4 第2课时 Parts D, E & F.pptx
- xs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 5 第1课时 Parts A, B, C & I.pptx
- xs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 6 第2课时 Parts D, E & F.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pptx
- 云计算平台设计与虚拟化技术应用.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