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LJTDXH 005-2025 黑土关键带观测指标体系.docxVIP

T∕HLJTDXH 005-2025 黑土关键带观测指标体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3.080

CCS B11

HLJTDXH

黑龙江省土地学会团体标准

T/HLJTDXH005—2025

黑土关键带观测指标体系

Observationindicatorsystemfortheblacksoilcriticalzone

2025-10-31发布 2025-10-31实施

黑龙江省土地学会 发布

T/HLJTDXH005-2025

T/HLJTDXH005-2025

目 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2

总则 2

目标任务 2

基本原则 3

观测指标体系框架 3

层级架构 3

指标编码 4

数据来源 5

适用场景 5

核心观测指标 5

要素状态层 5

驱动过程层 8

界面通量层 10

附录A(资料性)数据质量控制与元数据要求 12

元数据最小字段 12

传感器校准建议 14

数据完整性与有效性判定 14

异常/缺测的数据处理原则 14

数据留存与版本控制 14

参考文献 15

T/HLJTDXH005-2025

T/HLJTDXH005-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土地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查院、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查院、黑龙江省地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立明、孙汉骁、高晓琦、姜平、赵文志、窦宇航、刘涛、杨柯、周传芳、郑吉林、王久懿、裴赢政、岳湃、王权奇、杜兵盈、李冶平、孙毅、王新星、何心达、李哲、单旭滨、冯起才、郝士龙、梁坤。

引 言

黑土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战略资源,对其进行系统性观测是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当前,黑土资源面临退化持续加剧、生态功能减弱、观测数据碎片化及标准化框架缺失等复合性挑战,传统单要素观测难以完整揭示“水-土-气-生-人”相互间的耦合作用过程。本文件基于关键带理论,构建“要素-过程-界面”多层级观测指标体系,重点关注数据可比性,统一指标的描述规范、层级体系和协同关系,为黑土关键带多要素一体化观测提供标准化支撑。

T/HLJTDXH005-2025

T/HLJTDXH005-2025

1

1

黑土关键带观测指标体系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土关键带观测指标与方法,包括大气要素、土壤要素、水要素、生物要素、物理运移过程、化学转化过程、生物调控过程、水-土壤界面、大气-土壤界面、生物-土壤界面和大气-生物界面11类观测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我国东北黑土区的关键带观测,其他类型关键带的观测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33696

陆-气和海-气通量观测规范

GB/T

34048

紫外辐射表

GB/T

34415

大气二氧化碳(CO2)光腔衰荡光谱观测系统

GB/T

3523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自动观测

GB/T

35377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GB/T

38590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

GB/T

39228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熏蒸提取法

GB/T

500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标准

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324

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HJ198 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506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

HJ536 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T175 降雨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39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

618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

HJ

632

土壤总磷的测定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HJ

634

土壤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测定氯化钾溶液提取-分光光度法

HJ

636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

654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658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滴定法

HJ

670

水质磷酸盐和总磷的测定连续流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HJ

704

土壤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