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艺术2025年音乐史考察试卷(含答案).docx

考研艺术2025年音乐史考察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研艺术2025年音乐史考察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奠圣乐

2.十二平均律

3.昆山腔

4.蓝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唐代宫廷燕乐的主要特点及其功能。

2.比较海顿和莫扎特奏鸣曲式的异同。

3.简述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初步建立的背景和主要特征。

4.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的调性布局有何特点?试予简析。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巴赫音乐中的宗教精神及其在音乐表现上的体现。

2.试述20世纪音乐流派的多样性及其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

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奠圣乐:指中世纪基督教会用于祈祷、礼拜仪式的音乐,尤指格里高利圣咏。其特点为单声部、无伴奏、以拉丁文演唱,强调神圣性和庄重感,是西方音乐最早的有记录的历史形式之一。解析思路:抓住核心定义(中世纪、基督教、仪式音乐、单声部、无伴奏、拉丁文),并点明其历史地位和基本音乐特征。

2.十二平均律:一种将一个八度均分为十二个半音的音律体系。其特点是相邻两律的频率比均为2的十二次方根(12√2),使得所有调性的转调变得容易,极大地促进了西方音乐的发展,是现代钢琴等键盘乐器的基础。解析思路:解释核心概念(八度均分十二半音),说明其数学原理(12√2),并点出其重要意义(便于转调、促进发展、键盘乐器基础)。

3.昆山腔:明代中叶兴起于昆山(今江苏昆山)的戏曲声腔,由宋元南戏的“水磨调”发展而来。其特点是唱腔细腻婉转、节奏舒缓自由,以曲词典雅著称,对后来的京剧及各种地方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思路:说明其起源(明代昆山、自南戏水磨调发展),概括其音乐特点(细腻婉转、节奏自由、曲词典雅),并提及其历史影响。

4.蓝调:起源于美国南部非裔美国人的一种音乐形式,是爵士乐、摇滚乐等现代西方流行音乐的先驱之一。其特点是使用特定的音阶(蓝调音阶)、特定的和弦进行(蓝调和弦)、独特的节奏律动和充满表现力的演唱(如滑音、喉音),常表达忧郁、艰辛的生活情感。解析思路:指出其起源(美国南部非裔、爵士乐摇滚乐先驱),概述其音乐要素(音阶、和弦、节奏、演唱特点),并点明其情感内涵(忧郁、艰辛)。

二、简答题

1.简述唐代宫廷燕乐的主要特点及其功能。答案要点:特点:规模宏大,乐器多样(吸收中外乐器),风格多元(融合中原与外来音乐),形式复杂(大曲为主)。功能:服务于宫廷典礼、宴会、娱乐等场合,体现国家实力与文化包容性,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解析思路:先概括特点(规模、乐器、风格、形式),再阐述功能(服务场合、体现国力、反映文化)。

2.比较海顿和莫扎特奏鸣曲式的异同。答案要点:相同点:均遵循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不同点:海顿(古典主义奠基人)的奏鸣曲式更强调戏剧性、逻辑性和形式构建,常用强烈的调性对比和发展的展开部;莫扎特(古典主义大师)的奏鸣曲式则更显优美、典雅、精致,结构更均衡,情感表达更内敛自然。解析思路:先指出共性(遵循基本结构),再重点比较差异(侧重点不同:海顿-戏剧性、逻辑性、形式;莫扎特-优美、典雅、精致、均衡)。

3.简述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初步建立的背景和主要特征。答案要点:背景:晚清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推动,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增加,引进西方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主要特征:引进西方音乐理论、乐器和教学制度,建立专业音乐院校和教学机构,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注重音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始探索民族音乐的保护与发展。解析思路:先说明背景(时代思潮、社会需求、西学引入),再列举主要特征(引进内容、机构建立、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民族音乐关注)。

4.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的调性布局有何特点?试予简析。答案要点:特点:以强烈的G小调主导,频繁而剧烈地与奏鸣曲主调C大调及属调D大调发生冲突与转换,形成戏剧性的调性斗争。简析:这种复杂的调性布局不仅体现了“命运敲门”的主题动机,更深刻地表现了乐曲内在的紧张、抗争与挣扎,直至乐章中部及结尾才逐渐稳定在C大调,象征着斗争后的希望与胜利。解析思路:先描述调性特点(G小调主导、与C大调D大调冲突),再分析其表现意义(体现主题、表现冲突挣扎、象征意义)。

三、论述题

1.论述巴赫音乐中的宗教精神及其在音乐表现上的体现。答案要点:宗教精神:巴赫作品深受新教思想影响,充满对上帝的虔诚、对信仰的坚守,常用于宗教仪式(如教堂音乐),体现上帝的至高无上和人类灵魂的求索。音乐表现:通过严谨的赋格、复调技巧构建神圣秩序感;运用特定的调性色彩(如C大调象征光明,g小调象征黑暗);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6****95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