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幕墙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指南
站在工地现场,仰头望去,那一片片排列整齐的玻璃、金属或石材幕墙,既是建筑的“外衣”,更是守护室内空间的“盾牌”。作为参与过十余项幕墙工程的从业者,我深知:一套严谨的验收规范,不仅是工程交付的“通行证”,更是对建筑安全、用户体验的终极负责。今天,咱们就从“准备—实操—总结”这条线,把幕墙验收的“里里外外”掰开了讲透。
一、验收前的“三查”准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行内有句老话:“验收不过关,多半在前段。”验收不是临时“闯关”,而是对前期所有环节的集中检验。正式进入现场验收前,必须做好三项基础核查——查材料、查文件、查记录,少一项都可能留隐患。
1.1材料进场验收:把好“源头关”
材料是幕墙的“筋骨”,每一块面板、每一根龙骨都得经得起推敲。我曾经在某项目验收时吃过亏:工人为了赶工,把一批表面有划痕的铝单板直接挂上去,结果验收时反光不均匀,最后不得不全部更换。从那以后,我总跟团队强调:材料验收得“看、摸、测”三步来。
看标识:所有材料必须有清晰的合格证、检测报告,尤其是玻璃的3C认证、密封胶的相容性试验报告。有次我发现某批次硅酮结构胶的生产日期模糊,当场要求供应商提供复检报告,结果真查出硫化时间不达标,及时避免了后期脱胶风险。
摸质感:铝型材要检查表面氧化膜厚度,用指甲轻划不应有明显划痕;石材面板得敲一敲,听声音是否清脆(闷响可能有暗裂);玻璃得对着光看,不能有明显的气泡或杂质。
测指标:关键材料必须抽样送检,比如铝合金的壁厚(规范要求立柱不小于3mm,横梁不小于2.5mm)、玻璃的厚度(中空玻璃单块面积超1.5㎡必须用钢化玻璃)、密封胶的邵氏硬度(一般在35-55度之间)。
1.2设计文件核对:按图索骥,杜绝“走偏”
设计图纸是施工的“导航图”,但实际中常出现“按经验改图”的情况。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施工队为了省成本,把设计要求的双道密封胶改成单道,结果雨水直接渗进室内。所以验收前必须核对:
图纸一致性:检查现场龙骨间距、埋件位置是否与深化图一致,尤其是转角、收边等复杂节点,往往是设计与施工的“矛盾高发区”。
计算书完整性:抗风压计算、热工性能计算、连接节点强度计算,这些文件必须齐全。有次验收时发现某项目未做风荷载复核,后来模拟10级风时,部分面板出现松动,幸好及时补做加固。
变更单有效性:任何设计变更都要有原设计单位签字,我曾碰到施工队私自将石材干挂改为胶粘,结果淋雨试验后大面积脱落——没有正规变更的“土办法”,迟早出问题。
1.3施工记录查验:过程留痕,责任可溯
隐蔽工程是幕墙的“内脏”,一旦封板,再想检查就得“开膛破肚”。所以验收前必须翻“旧账”:
埋件安装记录:后置埋件的拉拔试验报告(规范要求拉拔力不小于设计值的1.5倍)、化学锚栓的间距(不小于10d,边距不小于5d)、防腐处理(必须涂刷两道防锈漆)。我曾在某项目发现埋件漏做防腐,结果半年后龙骨与埋件接触面生锈,差点导致面板下坠。
龙骨安装记录:主龙骨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2mm/层)、次龙骨的水平度(偏差不超过3mm/跨)、焊接部位的探伤报告(一级焊缝必须100%探伤)。有回检查发现焊缝有气孔,当时没在意,结果台风天龙骨断裂,教训深刻。
密封试验记录:板块安装后要做淋水试验(水量2L/㎡·min,持续30分钟),但很多施工队图省事只做局部。我坚持要求按“每500㎡取一个点,不足500㎡也取一个”,因为曾经有个项目只测了中间区域,结果顶层转角处漏得一塌糊涂。
二、现场实体验收:从“筋骨”到“外衣”,逐项过筛
材料和文件都“过关”了,接下来就是最“接地气”的现场验收。这一步得“眼到、手到、工具到”,从龙骨到面板,从接缝到转角,每一处都得像“挑刺”一样仔细。
2.1龙骨系统:稳不稳,全看它
龙骨是幕墙的“骨架”,一旦变形或松动,面板再结实也白搭。验收时要重点查三点:
间距与连接:主龙骨间距不能超过设计值(一般不大于1.2m),次龙骨与主龙骨的连接必须用螺栓(禁止点焊!我见过点焊的节点,半年后就开裂了),且螺栓必须加弹簧垫片防松。有次发现工人为了省时间,用自攻螺丝代替螺栓,结果风一吹龙骨就晃,最后全部返工。
防腐与防雷:镀锌层厚度要达到45μm(用测厚仪测),焊接部位必须补刷防腐漆(漏刷的地方用红漆标记,当场整改)。防雷连接更关键:主龙骨与主体结构的均压环必须用4mm2铜导线连接,电阻值不大于10Ω(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曾经有个项目没做防雷,雷雨天玻璃被击穿,损失惨重。
变形缝处理:幕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伸缩缝必须留够(一般不小于20mm),填充的泡沫棒要压实,密封胶要打满(厚度3-4mm,宽度不小于厚度的2倍)。我见过缝留得太窄的,夏天热胀后龙骨挤压变形,面板直接崩裂。
2.2面板安装:美不美,看细节
面板是幕墙的“面子”,但“面子”背后全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